李安曾經說過,人人心中都有一個青冥寶劍。一代名導唯一一部武俠電影,打造了一個別樣的江湖,也是每個人心中都存在的那繽紛的江湖夢。無獨有偶,著名韓寒也寫過一部武俠小說,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武俠題材作品,就是《長安亂》。這部《喜樂長安》就是改編自后者,小成本制作,演員陣容毫無名氣,但原著中那荒誕的江湖世界,是不會隨著從文字到視覺這個轉變而發生變化的。
武俠世界是多樣的,光怪陸離,異彩紛呈江湖在各個武俠名家名家都煥發出不同的風格,但韓寒那部《長安亂》放在武俠小說的行列里,卻顯得尤為不同。電影與小說一樣,用詼諧的格調法給讀者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武林,兩個人,一匹小馬行走江湖,沒有傳統江湖門派紛爭已經正邪對立,并且極大的模糊了俠客與平民之間的差異,大俠行走于江湖,卻也會遭遇現實生計問題;少林和武當雖然還是武林正宗,但卻為一己之私,聚眾打毆,還會小偷小摸;武林中還有很多現代元素,比如當鋪也有密碼,解藥的一個主要作用是為了賺錢,等等。
以上元素該片的風格感覺很奇特,詼諧的喜劇效果,但并不是無厘頭,而是一本正經的描述了一個帶有青春氣息的公路故事?;蛟S看過《后會無期》的朋友或者韓寒的粉絲對這種風格都不陌生。電影在嬉笑怒罵之中,所敘述的故事無非是真實世界的映照,所謂江湖世界無非是一個巧立名目的外衣,《喜樂長安》其實就是在借武俠的殼來表達現代人的價值觀。因此而言,對這個故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江湖世界好比我們現在的社會,武林門派相當于當下的高校學府,武術高下之分好比畢業成績的優劣。主人公釋然片中是少林寺弟子,其實就相當于畢業于名牌大學的學生。他出來闖蕩江湖,遇到了心愛的女孩。本想成家立業但苦于剛出道的應屆生要啥沒啥。他帶著女孩去北京闖蕩,發現當下社會與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就像片中那位靠著買劇毒解藥發家的少莊主,乃是典型的富二代,武功不高,但能雄霸一方。那位鑄劍老人所贈的神兵,一手幫助他當上盟主,成為企業白領,但事業與家庭之間的沖突卻出現了。
當理解這樣的內核之后,再看電影就能理解本身的亮點,以及韓寒原著的精髓。一個極具諷刺的故事。這正如很多80后的生活,童年衣食無憂,在成長的過程中反復被告知要聽家長的話,老師的話,學校的話,好容易長大了,可以獨立生活卻依然無法擺脫看不見又無所不在的限制。人們管這些叫做生活的無奈,但還沒有學會向世界妥協的年輕人更喜歡用嘲諷、憤怒來對抗這些無奈。
無獨有偶,這部《喜樂長安》讓我想起了另一部小說,江南那部《此間的少年》,后者將金庸小說中的人物放在了一所大學之中,用大學生涯描述俠客少年難忘時光,而本片則是相反,用一個江湖的世界和門派描述當下社會,沒有快意恩仇,俠義豪杰,只有在現實的龐雜,以及對無憂無慮生活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