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于傻逼與有為青年間的2B青年,外表陽光內心猥瑣的外向孤獨患者。這是我對自己的描述。
2B,人生不過一晃眼。一晃眼,恐怕再無機會跟內心深處的那個人,打一個具體的照面。這是我對自己說的話。
我想解釋一件事,我不是一個負能量的人,之前我是一個內心深處特別懦弱的人。
從小因為走路的原因一直被人嘲笑,特別是在6歲的時候骨折,也許那個時候農村幾乎沒有這種事情,我記得特別清楚,那時候胡同里面的小朋友,就說家里不讓跟你玩,怕你的胳膊又壞了,學校也是如此。
那時起,一直試圖著想去融入一些集體,但是都是以失敗告終,內心也就有些懦弱,想去試圖討好一些人,想去多說一些話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再加上在學習方面家里一直種種限制,高中不讓學文科,大學非要學土木,于是我的叛逆期一直到了大四。
以前一直是兩個人,分開后,還有朋友,我是害怕一個人。但是這段時間的經歷與思考,我現在可以很好的獨處,自從開始寫東西,我突然發現,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呀,該吃吃該玩玩,學習累的時候,就想想寫什么。
記得我一個朋友說,“外貌變了,性格居然也變了,你這得吃了多少苦呀?”
我想了想,說:“還挺多的,正因為吃了這么多苦,只要有一絲絲的甜就特別容易滿足,某種程度上說她就是那塊兒糖。”
講講這段時間的發生的幾件事吧。
1、
無錫一別,說萬念俱灰也不為過,過了幾天跟一個好友哭訴,還沒幾句,
她說:“看看照片。看過來了一句。”
然后她說:“我應該重新審視一下你了”
“為啥”
“原來你不是一個看臉的人”
問候一下她的已經化成灰的祖宗180代的話已經到了嘴邊,正準備出口,她就把電話掛了。再打,關機。過來十幾分鐘,她打過來說,“第一,只有建立在別人痛苦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第二,見你這么可憐,我跑到一個Wi-Fi信號好的地方,來咱們微信,省你點話費,月末了沒有流量了。”
這樣一番鬧劇,內心也平靜了好多。這種事情其實不需要別人的勸說的,因為沒用。你這么喜歡她,不早點追怪誰?既然不想讓她同意,還去表白,現在如此狼狽怪誰?既然人家愿意跟你一起,說明你這3年的堅持還是有回報的,你也說了給了自己一個交代,挺好的,自己也沒有遺憾了。哥們你要明白成長得到的不少東西必然是以失去為代價的。最后,你真的是一個不看臉的人。
我:“XXXXX”
她:“哈哈哈哈,再見。”
“朋友是跟你分享快樂的人,而不是跟你分享痛苦的人,不要做一個嘮嘮叨叨抱怨的人,從現在起,要學會自己去化解,去承受。”她微信給我發了這么一段話。
2、
從家回來后,跟一個在學英語的時候認識的一朋友吃飯。
到了要結婚年紀的她問了我一個問題,“怎么保證男人結婚后不出軌?”
我反問了一句,“怎么保證女人結婚后不出軌?”
她說,“作為女生我肯定不會認為女生會出軌。”
我說:“我的答案跟你是一樣的。”
她問我為什么喜歡你,我說:“感覺呀,喜歡還要理由嗎?就是覺得跟她在一起很安靜,或者說我很怕她,她就相當我的一個信號屏蔽器,我的注意力全在她的身上,玩過山車我一點兒感覺都沒有,以至于我特別難受的那個時候我只記得她笑我的那得意的笑聲。”
她搖搖頭說,“這不是。”
我說:“也許是男女思維方式不同罷了,你也應該問過你男朋友這個問題吧,他怎么回答的。”
她想了想說:“跟你差不多。”
我們聊了不少關于感情的問題,也沒有答案。感情怎么會有答案存在呢?她告訴我,“愛一個人就要拼盡全力,就算是最后分道揚鑣,遍體鱗傷又有什么關系呢?收拾收拾,再愛下一個,有所保留,永遠不會去了解你的內心,至少我就是這樣的。”
分開的時候,她來了一句,“下次見面就是等你回國了吧。”我愣住了,愣了幾秒中,以至于我都忘了送她上車,這是我第一次沒有送女生,只留下了背影。
3、
有人問我,說:“你會一直等她嗎?”
我說:“當然不會,雖說我是一個浪漫主義者,我的浪漫是兜兜轉轉后我們兩個又一次相遇,而不是一直在原地等。”
李佳問了一個讓我至今還耿耿于懷的問題:“要是等你回來她結婚又離婚了你還會跟她一起嗎?”
我嘴上說:“若那日如此時,就會。”
心里想:去你大爺,她怎么可以經歷這樣的痛苦,此生愿她一切順利。也許這也是我現在有點針對她的原因吧。
最后
端午節你有空來一下嗎?他倆也休息,小聚一下。當然了也是我想見你一面啦。如果你愿意出門,我去無錫也可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