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簡單單的我其實內心不簡單,我一直有個理想那就是從最底層的生活一步一步的邁入小康。我從小就生活在空氣清新的小山村里,那里有池塘有牛窩有豬窩,你們也許想象不到我說過的牛窩豬窩什么的,可在我的家鄉(xiāng)很常見。在那個時候家里有輛摩托車都已經(jīng)是在別人家的眼中算是很有錢生活經(jīng)濟比他們好上一個臺階的等級了,雖然我知道這么說有些不妥但很多人的潛意識里是這么想的只不過在我們農村的叔叔阿姨受教育程度不高認知程度不足導致有些想法不知怎么表達即使表達了也不太準確有些時候容易遭人誤解,這是很常見的一個問題。那關于這十年來給我家鄉(xiāng)的真的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談不上天翻地覆但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們農村人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條件,這要得益于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相信國家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給國人帶來實實際際的經(jīng)濟和基礎設施以及生活條件國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國家實力的提升以及生活條件差的農民工帶來了就業(yè)機會。
從一個到處是瓦房的小山村到一個家家戶戶都住起了混凝土結構房屋的農民工,從有一輛摩托車人人都羨慕的時代到一個家家戶戶都買得起小轎代步車的時代都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變。我們都經(jīng)歷了一場偉大的變革。
小時候我家相對于別家來說生活還算不錯,老爸白天開車拉貨晚上都會買肉菜回來,那時候真的是連肉菜都舍不得的時代可是我老爸基本每天晚上都會買,一家六口人每天晚上和和睦睦的吃飯,在我腦海里還清晰的記得老爸在吃飯的時候總喜歡說他今天去哪去哪拉了貨,又砍價談價格又是車壞的反正無話不說基本每天晚上都會說。一家人吃三個菜,一個青菜,一個咸菜,一個葷菜,我記得那時候老爸最喜歡賣豬肉,一個月至少買十幾次,經(jīng)濟條件不太好也沒有更多的選擇。老媽在鎮(zhèn)上的一個小飯店里洗碗,一個月大概五六百塊吧那時候。哥哥姐姐都上學了,而我因為年齡不夠連小學都上不了只能白天一個人待在家里,那時候我才四歲,白天老爸老媽要去賺錢養(yǎng)家,哥哥姐姐上學就我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家里到處跑,邋邋遢遢的天天去玩泥沙,玩水,去捉小蝌蚪,晚上回來。一身臟都媽媽打屁股。懶癌發(fā)作剛好八百字,耶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