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在錫山與惠山的東北坡麓,2006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惠山古鎮祠堂群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錄名單。
惠山是皇帝們常來常往的地方,1684-1784年,康熙和乾隆六幸江浙,共14次游歷惠山,留下115首詩文,乾隆對惠山極其推崇,評價江南諸園林“惟惠山優雅嫻靜”。
此時正值秋末,百菊開放,惠山古鎮,亦正是菊展時節,百菊爭艷,游客人頭攢動,我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這賞菊的人流拿出相機拍這迷人的菊景,頓時覺得賞心悅目。
來到古鎮,賞菊不是我的目的,我更感興趣的是天下第二泉和寄暢園,這無錫的二泉不是自己命名的,而是茶圣陸羽走遍天下品天下之泉后給的貴譽,也是唯一被譽為“天下第二泉”的。
惠山古鎮的文化底蘊豐厚,大運河支流惠山浜直達古鎮腹地,兩岸歷史文物林立,人文薈萃。這里除自然環境優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這里是無錫老街坊風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區。
寄暢園與蘇州的留園、拙政園同享盛名,為代表江南建筑風格的名園,曾屢次為古皇帝接駕。
出寄暢園抬腿入寺院,見一株已經世六百多年的古銀杏,矗立寺堂前,樹身被眾游客摸的油光發亮,可依然聳立提拔,它的目的是再活千年……
寺旁有天下第二泉,有山,有亭,有石刻,有碑,還有花墻,出此院落,甩開團游客,我自個兒獨游,瞻名人古跡。
有我熟知的北宋名臣李綱、范仲淹等紀念館,也有我才見識的其他名臣文人墨客。
游惠山古鎮,自然還要了解這里人情風貌。惠山古鎮各行業會所眾多,其中山貨公所、耍貨公所、石作公所、鹽業公所、建筑業行會、婺源會館等,共同構成古鎮亮點。還有各種手工作坊,這里惠山泥人尤其聞名。
大白天的古鎮,游人如織,摩肩接踵。走在古鎮的中心街道上,一不小心,就會踩到別人的腳后跟,來個熊抱,或跳一個貼面舞都是家常便飯,你說尷尬不尷尬。
最熱鬧的當然數最負盛名風味小吃,用門庭若市,熙熙攘攘形容,一點不為過。品種有功德林包子,小籠包子,開洋餛飩,油酥餅,豆腐花,三鮮湯面,太湖三白等。當然還有外地有名的如揚州炒飯,嘉興粽子,川菜東坡肘子等等,可以說這里薈萃各地風味小吃,應有盡有,此乃吃貨們的天堂。
不過,我還是覺得夜游古鎮,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只是昨晚從宜興回來時太過于勞累而放棄夜游古鎮,今一早空著肚子不到八點就來到古鎮……
無錫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也是江南的布袋子和錢袋子,有許多名人逸事,這里人杰地靈,物華天寶?;萆焦沛偅皇撬囊粋€縮影,來這兒旅游觀光尋覓探訪,一般人不會空手而歸,比如我游得差不多之后就會坐下來把所見所聞寫下來,好腦勝不過爛筆頭嘛!這是我堅持多年的習慣,邊有邊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