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按照計劃,我們每天晚上都是9點之前必須要陪伴孩子上床睡覺的,但是上周四晚上確是個例外,因為那天晚上,我和我妻子,在得到APP上,非常專注的聽我們共同的偶像李笑來的直播視頻,特別是在節目的背后,笑來老師在談到執行力的時候,他邊彈吉邊唱歌時,讓我們感動的流淚了,進而想到了我們自己。
? ? 先來說說笑來老師的故事吧,據說他小的時候,大腦受到的傷害,特別是關于音樂方面受到了傷害,他父親就給他買了一把吉他,讓他練習,笑來老師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面對自己的弱點,但是他能夠通過自己不斷的訓練,也能鍛煉自己的大腦,讓我們聽起來特別的感動,他相信自己能否克服先天的弱勢,進而戰勝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 ? 析
? ? ?昨天我也在《刻意練習》這本書,在書中談到,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各個部分,都是刻意可以練習的,比如說我們可以通過鍛煉肢體,讓自己的身體肌肉變得更加發達,我們可以做眼保健操讓自己眼睛保護的更好,一樣的道理,我們可以通過刻意練習各種學習的技能,讓控制某項技能的神經區域得到了鍛煉,大腦溝回區域肌肉越來越發達。書中還舉出這么一個例子:神經學家研究發現,公交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關于大腦控制方位上的區域是不一樣的,出租車司機這塊區域的海綿體面積和厚度都要比公交車司機大而多,書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案例。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就是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是一個正常的人,無論我們學習什么,不斷的刻意練習、不斷的刻意練習、不斷的刻意練習,慢慢的,慢慢的,隨著時間的遷移,會做的越來越好。
? ? ?那有的人會問了,為什么我就做不好呢?其中一個最根本的原因,也許我們是一個表現型的人,我們很期待得到別人的反饋,當我們做好了,別人會給與我們鼓勵和表揚,這是好事情,對我們有激勵作用;但是當我們做的不好了,別人會投來嘲諷的眼光,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懷疑我們自己的能力,有的人就會妥協了,甚至放棄了。
? ? ?這也是人性的弱點,我們的祖先原始人就是這樣子的,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非常期待外界給我們的反饋,我們很期待我們做的事情結果怎么樣。但是,就是因為我們很多人,就是不能克服這個弱點,不能將注意投向我們自己的身上。那么我就想起,生活中的另外一種類型的人,成長型的人,這種人能夠克服無論外界給我們的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反饋,能夠相信自己,只要我不斷的做,不斷做,不斷的做,我做的越來越好。即使有些時候,我失敗了,我也能夠從這個失敗中總結出經驗,從失敗的地方站起來,繼續去做,而不是像表現型的人一樣,將自己做事情的狀態和結果投向于別人給予我們的反饋。當然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我們做的事情是正確的事情,這里所謂的正確的事情,就是能夠讓我們成長的事情,比如說,專業能力提升,溝通能力提升,讓身體變得健康,閱讀書籍等積極向上的事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的故事
? ? ?再來談談我的故事吧,很多簡書上的朋友,知道我是一名教師,但是具體教什么學科不是很明白,我是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每次在簡書上看到很多人寫文章,我非常羨慕,大概是去年5月份吧。我心里就在想,要是我也能夠寫這樣的文章該有多好啊。從小到大,我最怕的學科就是語文學科,記得高考語文學科看分數還不及格的。恰好去年9月份,我接到學校領導的電話說,讓我擔任七(4)班的班主任。于是我靈光一閃,能否和我班級的孩子們一起,每天一起來寫篇文章呢,剛剛開始第一個月,我和孩子們每天都寫了,但是到了后來,因為孩子們的學科上壓力越來越大,有的孩子慢慢的放棄了。但是奇怪的是,我卻養成了每天寫文章的習慣,一天不寫就非常的難受。上次,有的網友就問我,戴老師,你每天寫文章不累嗎?當時我的心中竊喜,我寫文章,那不是累,那是享受。
? ? ?當然剛剛開始,我寫的文章,是非常糟糕,每天就寫一些我遇到的事情,像小學生記錄流水賬似的,但是我越寫越開心,越寫越快樂,更為重要的是,寫作讓我的生活更加的美好。遇到事情的時,我不會像以前一樣,一股腦熱就去行動,而是會認真觀察,認真分析,認真思考,最后做出的決策也是非常明智的。同時每天要寫文章,進而促進我不斷的看書,不斷的觀察生活,更加真實的認識這個世界。就如昨天一個簡友對我說:“戴老師,你寫文章,寫的越來越好了”
? ? 總之,只要我們是正常的人,無論的年齡有多大,無論你有多困難,只要是正確的事情,放手去做吧,只要開始去做,你會做的越來越好的。因為我們的大腦和肌肉一樣是可以發生改變的。一下是我從去年9月份開始寫文的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