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學習了服務器的一點知識,從小白到入了門。
1.連接服務器。
實驗室給的練習服務器每個人有自己的賬號和密碼,可以登錄服務器,注意服務器上為linux操作系統。
2.服務器上的操作。服務器上的操作就和linux操作沒什么區別,要理解服務器其實也就是一臺計算機,其實就是一臺配置好一點的計算機。至于linux系統的命令行操作還有待學習改進。
3.訪問服務器上的站點。瀏覽器的訪問,網址其實就是IP地址,每臺計算機都有自己的IP地址,可以通過IP地址進行遠程訪問。但由于IP地址的生澀難懂(我是這樣理解的),于是出現了域名,注冊一個域名如www.jiangjianlin.com然后將其和我們服務器的IP地址綁定,這樣就相當于我們通過訪問www.jiangjianlin.com其實就是訪問了121.40.144.211:8080。注意由于瀏覽器訪問的時候默認訪問的8080端口(端口就相當于計算機給其他人開的門),所以要事先打開服務器的8080端口,其次瀏覽器訪問需要在服務器上先配置好Apache/Tomcat,這個由于權限問題學長幫我們弄好了(感覺其中也是一頓復雜的操作,還有權限問題是真的不服)。
4.訪問站點。我們的站點需要存放在/opt/tomacat/webapps目錄下面。http://121.40.144.211:8080/test/test.html例如這個網址,前面的一串IP和端口其實包含了/opt/tomcat/webappps,test是這個目錄下的一個目錄,然后訪問的是test.html。瀏覽器訪問的其實就是html文件,然后根據html文件的內容將其解析為我們看到的樣子。
5.Gitlab自動部署。gitlab是什么這個大家自行百度就好。起因是這樣的:我在本地(我的mac上)修改了html文件,增添了其他的內容,之前我都是通過重新上傳文件,將整個工程上傳到服務器上,然后再在瀏覽器上上刷新查看效果。我覺得這樣非常的麻煩和low,不夠git,于是通過自己摸索和請教學長,終于摸清楚了gitlab自動部署的這一套。
至于新建倉庫,克隆到本地那一套我就不再贅述。
首先先將gitlab添加webhooks就是相當于一個鉤子,在檢測我們本地的操作之后,檢測到push操作之后可以進行的操作。
url是在目標(trigger)操作執行后訪問的連接,http://121.40.144.211:8080/bootstrap/post_receive.php,我這里連接了一個php文件,php文件的大致內容是在認證token和ip,token使我們自己添加的一個驗證碼類似,安全一些,否則這個ip被暴露了,被人可以一直hook。
前面的代碼是在認證,認證你的ip和token,認證成功后,關鍵在執行紅框的代碼,執行一個.sh服務器腳本,由一些列的linux命令組成。
第一次clone最好手動執行,這樣腳本里只需要每次自動執行pull操作,這樣就可以把每次更新版本自動的pull到服務器上,然后這是在我的用戶目錄之下的,需要再復制到/opt/tomcat/webapps目錄下面,因為web瀏覽器訪問的是這個目錄下的文件,這樣就完成了gitlab的自動部署,核心是執行了一個腳本使服務器自動的p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