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是最近一個比較流行的詞匯,我理解的財務自由其實是:人可以選擇工作的自由,或者是選擇不工作的自由,也即一個“選擇自由權”,而這種選擇權是要以一個發展、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它應該是一道可持續發展的風景。
那么,如何實現財務自由呢?其實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們這里暫且略過不表(當然目前也沒有“表”的資格嘿)。那么假設財務自由了,我們想做點什么呢?(人還是要有點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這個問題時不時在我腦海里晃悠(沒事愛瞎想,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但始終沒有一個清晰的“藍圖”,這里僅就目前的個人“三觀”來說說我想做點啥(通俗點說,就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哈哈)。
首先,是讀喜歡讀的書。不要為考試而讀書,不要為生活所讀書。(這里其實可以長篇大論,為什么而讀書,為什么要讀書,人要讀點什么書……但其實,最終的還是人想讀點什么書,不是為了高考,不是為了職稱…只是為了豐富自己的內心,做一個精神上的強者,我目前想讀的書籍有《批判性思維》、《叔本華美學隨筆》、《林中路》…)
其次,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比如我,就傻傻的想走遍全國的5A級景區,看看世界文化自然遺產——走遍全球基本不可能,但好歹要出去見識一下跟我們不一樣的種族、風俗、文化、風景…)
第三,帶父母親朋多出去走走。(這里蠻列舉進,實際在財務自由之前也應該要多帶父母親出去轉轉,先從周邊開始走起然后全省而后全國最后世界)
第四,做點公益慈善的事情,為社會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實當下一直在做,但經常感覺力不從心,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大原因要歸咎于財務的“不自由”——比如我想去支教,但目前的工作決定了我這個想法無法成行)
第五,體驗不一樣的人生…比如接觸一下新鮮的行業,認識有意思的人,做有意思的事,發現不一樣的自己。而這,當然前提不在賺錢,不再為生活謀生,只是喜歡(我經常想,人能做自己的事情,何其幸運?)。
第六,暫時保留位置。(五件應不足以窮盡吧,我就小小的加個空位先)
好吧,反而推之,(既然愿景如此美好)為了實現這些小目標,我們是不是應該開始為財務自由而努力一下(要不愿景始終還是愿景,成為海市蜃樓有何用)?給自己定一個具體的目標(大目標、小目標、年度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有機會再寫篇文章跟大家交流下)和deadline(空談誤事噢),一步一步,向著“財務自由”之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