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育兒方面的人應該都聽過一個故事,如果你想讓大家造一艘船,先不要讓大家搜集木材,也不要給大家講造船的方法和步驟,而是先給大家講清楚大海的廣闊和美好。比如想讓孩子學鋼琴,不要直接就給他報什么鋼琴班,要先讓他了解音樂的樂趣,鋼琴演奏的美好,激起他對鋼琴演奏的渴望。這是對別人,同樣的道理對自己也適用,如果你需要去到海的那一邊,最重要的步驟不是造船,而是先了解大海的美麗和狂野
。
半途而廢的另一把鑰匙
一說到半途而廢,人們本能的想到毅力、堅持、意志力......聽著就特別累,我們把注意力移開(參見《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其實打開半途而廢這把的鑰匙,不是毅力和堅持,而是找到對這件事骨子里認同的意義
。英文里有個單詞叫passion,翻譯過來是熱情,激情,其實都不夠準確,passion表達的是發自內心對某件事充滿著熱忱,不是簡單的興趣愛好或熱愛喜愛,是一種自我認同感,骨子里的認同,是有比做這件事本身更高層次的一種精神追求。
有了passion,毅力、堅持就不存在了,想做一件事,想學一個東西,完全是干脆停不下來
,為什么要堅持呢?
比如TED演講,可以說是現在最受歡迎的演講節目,就是這個套路,你覺得他講得好,根本不是因為觀點好,而是passion,表現出來就是每個演講者對所講的東西充滿極端熱忱,讓人感覺這不是別人請我來講的,我來講也不是想收獲利益和名聲,完全是要講的事實在太牛逼了,實在忍不住要立刻分享給你,有了這樣的熱情,就會調動觀眾的熱情,這個熱情不是一種態度,而是之前說過的,對這件事更高層次的一種精神追求。
所以,當你覺得堅持不住時,甚至想到堅持的時候,就考慮考慮是不是沒有找到passion,是不是還沒有找到真正意義,是不是意義有些低?就像喬布斯說的到底有什么東西能點燃你內心的激情,Zappos追求的不是賣鞋,而是投遞幸福;星巴克追求不是賣咖啡,而是給人在家和工作之外提供第三個適合停留的地方;很多志愿者目的不是救人,而是給人以希望......
找到passion
既然passion這么有效,那做一件事之前,就要給做這件事賦予一個及其重要的意義,想辦法找到passion才行。
比如前些年我想寫一點東西,發到blog上,開始還能堅持幾次,然后一忙就堅持不住了,然后就斷了,看著別人的blog有幾百篇就羨慕不已,有了公眾號,想好好維護,每星期至少2篇,一忙又沒了,直到我為他賦予了一個更高層次的意義,不論文字多少,不論頻率高低,不論內容好壞,只要有收獲、想法、感觸等就總結一下,就先寫365篇,相信那時候寫作水平會上升一個臺階,然后把這些內容整理裝訂成一本書,這就是我人生路上第一個進步的記錄,我相信我未來會很牛逼,后續會有很多本記錄,我要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講給別人,我給這第一本記錄起個名字叫
《初學乍練》,這么一想,瞬間特別有動力,真的是根本就停不下來,一有時間就會想總結總結。
類似的,想長期健身,不要盯著減肥,健美,不如想想如何摒棄自己都討厭的自己,如何追求一個更好的自我,身體只是第一步,健身只是個開始而已;想多讀書,不要只盯著書里內容的收獲,有的人為了分享給別人而讀書,每讀一本書就做一次演講,不但讀書有收獲,還鍛煉了演講能力,有的人為了寫筆記而讀書,然后寫的筆記總結成一本書;想工作好,掙錢多,不要盯著工資獎金,不如想想工作帶來的能力提高,經驗積累,自我價值實現等,水平上來了錢自然多了,把工作當成事業,自然干的快樂......
當然,passion不是你找到一個意義之后,瞬間就能有的,如果實在挖掘不到passion,也很簡單,拿一張紙,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列出來,這件事(或學這個技能)能給我帶來哪些好處,好處還能帶來哪些好處,好處還能帶來哪些好處......幾個層次之后好處(可能很多)就是你做這件事的意義,感受不到passion沒關系,先裝的有,裝著裝著說不定就變成真的了
。
近朱者赤
有了passion,還有一個方法會讓你事半功倍,那就是近朱者赤
,如果想學習某項技能,就應該盡量尋找擁有那項技能的人群,和他們在一起,這樣你的技能就會提高很快。畢竟沒有人能完全不受身邊人影響,不要說什么“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等,雖然未必赤,未必黑,但是你進步的慢了,我們不是要討論赤和黑,對和錯,而是要討論進步的速度。
想要健身,就多找一些愛健身的人,愛健身的群,而不是天天跟一幫胖子在一起,那樣很難控制住運動和飲食;想要寫作,就多加一些經常寫做的群,和一些常年寫作的人在一起,大家經常討論這方面,自然就寫的好了。
和一個男生天天宅在宿舍,苦惱自己怎樣才能找到女朋友一樣,我周圍有人就經常抱怨沒碰到一個好環境,好領導,好公司,我倒是覺得不如想一些具體的改進措施,改變自己的方法,以及這件事的passion。
踐行
1、繼續總結,直到達到365篇是一個里程碑。
2、學習笑來老師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每周總結,共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