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2016年的4月29日,在中國西北的偏僻一隅有一位文壇巨匠磕然離世。這位文壇巨匠不是別人,正是中國作協副主席和長篇史詩型巨著《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
一部《白鹿原》奠定了陳忠實在陜西省作協和中國作協的殿堂級地位。可是真正讓一位作家的作用被一方百姓切膚感受到,那就是西安城邊的塬上因《白鹿原》一書而落地的一個白鹿倉。
文學有啥用?文學在今天還有啥意義?今天來到白鹿倉,看看這里的人,一切的疑惑都解決了。
一個國家的貨幣頭像,如果除了開國元勛、政治家等,還有藝術家和文學家,也是一種進步,更是一種先進。
一個偉大的文學家的影響利在當代,更是造福未來數代人。一個創新的思想,也許當前不被人理解或看懂,但歷史一定會還智者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