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明白了這樣的目的和意義,人生的苦并不會消失,但在意義當中,承受那些苦會變得坦然和意味深長。苦和樂都成為寶貴的財富,在歲月的河中,生命變得熠熠生輝——人生如此美好,且行且珍惜!

01

悍匪張子強

偶然在手機上看到當年公安機關捕獲悍匪張子強后的審訊視頻。視頻當中,張子強半躺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腳上挑著拖鞋,一幅不在乎的樣子,得意而不屑。

這哪里是在審訊罪犯,倒像是夜總會大堂,得意洋洋的地頭無賴。視頻下方的評論區,很多人說,看到“火云邪神”的真實原形了!

周星馳《功夫》中的火云邪神,遠遠比不了張子強的囂張。火云邪神呆兒浪鐺的樣子,內在傳達出一種空洞和虛無,放到現實世界,不可能有手指夾子彈的神功,一遇到狠角色,立刻就會原形畢露,只剩跪地求饒的份了。

而張子強,不拘的樣子雖然有很重的表演的成份,但也實在傳遞出幾份內在的強悍,對“人民民主專政”的嘲笑和不屑溢于言表。

張子強不屑的是什么?

表面上是對國家機器,對法律的藐視,實質上是對國家機器和法律背后,它們所代表的道德觀念的蔑視。用民間的話說“老天老一,我老二,不用跟我扯啥仁義道德,想殺想剮隨便,老子不吃那一套。”

這里不過是強者的為王的世界,比的不過是誰更橫,你能?住我那是你橫,我服你橫。說啥法律道德,不過是些騙老實老百姓的東西,不過是虛偽世界的遮羞布罷了,騙誰別拿來騙我,你們就省省吧!

一句冥頑不化,不思悔改,似乎真的沒法令人滿意,面對這樣的自以為是,衣冠楚楚的正人君子們到底有什么辦法呢?(不要告訴我說“打的不夠狠”——不能令人心服口服,最后又回到爭強斗狠上面,這就真成了叢林法則的勝利,文明也真成了遮羞布。)

有沒有好的先例?當然有!

02

陽明脫衣審賊故事

在龍場期間,有一次,王陽明捕獲了當地一個強盜。該強盜持強凌弱,欺男霸女,無惡不做,自知死罪難逃,卻毫無悔改之心。

受審時對王陽明說:“你?住了我,我認栽,道德廉恥的心我沒有,也不在乎,你就別費話!要殺要剮你隨便,”

王陽明說:“我們不說那些。今天真熱啊!咱倆把外衣脫了,再來審案!”

強盜正被捆得難受呢,當然喜歡這個建議。兩人把外衣脫了,王陽明又說:“怎么還這么熱呀!咱倆把內衣也脫了吧!”強盜一看,你個斯文人敢脫,我個粗人怕什么。

一會兒,兩個人只剩下了一條內褲。

不想王陽明又來了個提議:“罷了!罷了!咱倆還是把褲頭也脫了吧,圖他個輕松自在!”

進行到這里,強盜再也不依了。

陽明說:“怕啥,脫完多自在。”

強盜說:“人總得有點羞恥之心。”

陽明正色道:“你剛才跟我說,道德廉恥的心你不在乎,但我看你還是有的。”

進行到這,強盜愣住了,頓有所悟,不禁對陽明肅然起敬,心中拜服。這之后強盜不再倨傲,認罪伏法了。

看到這里,我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覺。可能有人暗笑——直腸子的山野村夫,哪里能跟老夫子玩心眼。玩著玩著就被繞進去了吧!

也可以這么說,玩心眼你一個粗人,哪里會是陽明這樣大學問家的對手,到了最后還不是舉手投降,認輸了。

但是,強盜認的是什么輸,強盜認的是他說不過陽明,陽明口才好、有智慧的輸嗎?

強盜認的是做人,終究是要有仁義廉恥之心的輸。通過陽明的教化,強盜認識到自己過去想法的幼稚錯誤,改過自新了。盡管他仍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赴死,但他已經是一個新人了。

我甚至非常羨慕這個強盜,能夠遇到陽明這樣千年一遇的圣人,而得到教誨,相比較而言,張子強就沒那么幸運。死到臨頭,擺出一幅誰能拿我怎么樣的架勢,表面看來挺牛的,這一生卻和人生的真相失之交臂,到死都沒能明白。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到了死還沒有明白,這一生什么最重要!

03

禪宗公案“只偷一次”

明代的石屋禪師外出投宿旅店,夜間聽到房間里有動靜,心知有賊。就鎮靜自若的問道:“天亮了嗎?”

有個聲音說道:“現在還是深夜哪。”

石屋禪師又問道:“你是干什么的?”

對方倒也坦然:“我是小偷。”

石屋禪師接著說:“我不抓你,只問幾個問題。偷東西快樂嗎?”

“偷成之后很快樂。”

“每偷一次,能快樂多久呢?”

“偷的東西價值大了,能快樂四五天吧。”

石屋禪師笑著說:“看來你不過是個鼠賊。為什么不大大地干一次呢?”

小偷一聽,原來是個同道,不覺來了興趣。

石屋禪師大聲說:“只偷一次,畢生受用。”

“那老兄偷的是什么東西?”小偷顯然被吸引了。

石屋禪師站起來,看到小偷站在墻角,就走過去,一把抓住他的胸部,說:“‘這個’你懂嗎?它可是無盡的寶藏,得到它,保管你一生受用不盡。”

小偷說:“聽別的和尚說起過,可是捉摸不到,也許這感受很讓人舒服吧。”

石屋禪師說:“那你為什么不親自體驗一下呢?”

小偷聽了,就向石屋禪師懺悔自己的偷盜行為,拜石屋為師。

強盜會拜倒在禪師的腳下,有人會說,那不過是強盜心中尚有善念,倘若心中一無善念,禪師到底能有什么辦法呢。

遇到石屋的小偷心中有慧性,世間那個人心中沒有有慧性呢?來世間走這一趟,認清真相,走向正途是人唯一的目的。

04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佛家云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所以才會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每每聽人念叨“人生不值得”!那么人生到底會值不值得度過呢?

看到人生的榮華富貴、溫柔美麗、兒女情長、天倫敘樂,人生也是那么值得留戀。然而這一切又像是一場高利貸,在享受之后是要加倍的償還出來!

在經歷了生老病死的折磨之后,人難免要問,這一生到底值不值得。如果有選擇的自由,到了下一次是否還要選擇,再來這世間經歷一遭?

人生不是一場觀賞風景的旅途,如果不試著追求生命的意義,那些享樂,都會成為沉重的債務,總有一天吃過的,都要加倍吐出來——人生真的不值得!

人生是一所學校,本質是必須要學習上進的,忙中偷閑,娛樂一下無可厚非,貪玩之心太重,荒廢了學業,畢業和升學考試臨近,再著急起來就晩了。

希圣希賢,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追求,“圣和賢”不過是做人基本的樣子,生而為人,來到人生這所學校,學到做人的道理,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是每一個經歷紅塵的靈魂真正的目的。

明白了這樣的目的和意義,人生的苦并不會消失,但在意義當中,承受那些苦會變得坦然和意味深長。苦和樂都成為寶貴的財富,在歲月的河中,生命變得熠熠生輝——人生如此美好,且行且珍惜!

所以陽明臨終才會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回到篇首,張子強的桀驁不遜,不過是一個孩子的任性和幼稚自負罷了。但是還有多少人在這樣的任性自負當中?

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愿所有人都來到“直”的人生當中!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白鹿原中土匪黑娃求學精彩對話: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黑娃媳婦解釋:人過得好是因為正直,但是不正直的人,也能僥...
    茶舍花開閱讀 2,444評論 0 0
  • 中國有兩位正直之士浩然正氣千古永存。一位是桃園三結義中的關公,其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等只為全兄弟大義。所以后...
    671792b980e5閱讀 698評論 0 0
  • 今天和小月亮有點小摩擦,面壁思過中。。。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計劃年后到深圳玩幾天,去香港、澳門和長隆野生動物園看一...
    芝士糖球閱讀 356評論 0 0
  • 山林里走出了野人 用皮草包裹 他用鮮血鑄就道德 他用智慧掩埋罪惡 他在餐桌上有香噴噴的顏色 緩緩掀開那一頁 成王敗...
    磊磊excuseme閱讀 110評論 1 9
  •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關于相遇。 希望我們每一次的相遇,都能夠有收獲。 希望我們每一次的相遇,都能被珍惜: 那么多的...
    叁先森_閱讀 928評論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