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人家

日頭短,夜頭長,路上早已閃爍一片,昏黃路燈下拖著長長的影子,一天的忙碌在通往回家的路上開始漸漸歸于平緩。沒有驚喜也沒有詫異,沒有波瀾也沒有起伏,身邊已有牽著狗兒出來散步的人,飽飽的晚飯在肚中,甩起膀子揮動雙臂開始了健身活動,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出來的人們有燈看。

這萬家燈火,通明一片,像寶石般晶瑩,又帶有漸入夜晚時分的初黑朦朧,罩上層薄紗般迷茫。高樓大廈里的人家,在那塊小方格里忙進忙出的身影從窗戶里隱隱透出,很像蠶吐絲做繭時的格子間,我們的家都是這些小方格,從平面上看人們是從左移到右,又從右轉到左的小蟲子,肥肥的蟲子以及瘦瘦的蟲子,大蟲子小蟲子。

每間小格里不停地上演各類悲歡離合,嘗盡煙火里的酸甜苦辣,進入小格,那是一方小世界;出了小格,又會進入另一個大格,突然間四處全是格子形狀,只是有大有小,有長有方罷了。小孩子喜歡端詳螞蟻窩,樂意窺探蜜蜂巢,再來看眼前的人居,似乎簡單粗糙地羞愧難當,我們的小格子既沒有螞蟻窩的精良設計,又沒有蜜蜂巢的絕美構造,自然的美學鬼斧神工地賦予小生靈,得到厚愛的他們,不需要通過痛苦的復雜學習就可以達到登峰造極的建筑設計頂端,而人類的居所歷經那么多變遷改良深化,也不過從洞穴到格子的過渡。

曾經多少次仰望眼前高樓的各個樓層,妄圖揣測其中有什么故事在發生,有什么離奇在上演,有什么苦難在醞釀,悲觀主義者很難第一時間想到那里也會有融洽、有溫情、有感動,這些統統交織成一曲夜晚的人間大合唱。

通往回家的路程說慢可以悠哉地慢,說快可以大踏步地快,腳步卻永遠跟不思緒的萬里奔騰,結束一天的辛苦后,終究我們還是要回歸到自己的格子人生中。

四面阻隔為一個空間,擋風雨抵寒風,可以說狹小,卻也可以解釋為安全。更多行色匆匆,漫漫長路上的人急切地追求著這間溫暖的小格子,意味著家的地方,多遠多難,一顆要回到那間屬于自己的格子心永不變。

夜晚,我們都會大踏步地快速往那間格子里鉆,依然充滿著焦急與盼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