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機構的研究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80后、90后普遍具備三大特點:愛美、怕死、缺愛。三大特點對應的是三個層次的消費需求,消費升級悄然發生。
01
消費升級的背后,是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今年7月,《經濟學人》雜志的一篇文表明,目前中國家庭年收入在7.66萬元—28.6萬元之間的中產階級人數從1990年的0增長到如今的2.25億。
看了這個數據,或許有人會驚訝了:我怎么一不小心就中產了?我雖然年入10萬,但并沒有什么積蓄呀?我不僅沒有中產階層的優越感,經濟上還常常屢屢捉襟見肘。
捉襟見肘的原因是什么?筆者提醒你一下:難道不是那雙十一、雙十二購物節上熬夜搶購的紅腫雙眼?不是那長期在海淘網站上“搶相因”、“購好貨”練就的鼠標手?不是那走到商場就挪不動的腳步?不是那抑制不住的買買買?不是那……
筆者的一位好友L,朋友聚會的時候,她從不炫富,總是哭窮。一開始大家還覺得她可能真的經濟困難,但直到去年淘寶發布個人年消費賬單,她的賬單一出來直接讓一群好友懵逼了:48.65萬元!乖乖,這是在二、三線城市一套小三居的總價!也難怪L會在簽名中寫到:一入淘寶深似海,從此錢君是路人。
從那以后,再沒人“同情”她了。L這購物狂的毛病,不改改真的就只能剁手了。
在無數個“購物節”的碾壓下,賺錢永遠趕不上花錢的速度。
然而,消費欲望是永遠不會滿足的,解決消費升級困擾的唯一辦法就是增加資產收入,升級理財方式。
02
如何增加收入,這是大多數如L一樣的中產階級都在思考的問題。
如果你克制住了消費,攢下了一點積蓄,還有一些機會,甚至還有一些人脈。那你不妨在城市規劃地段投資房產,賺取未來房產升值的部分。如果對規劃不熟悉或是無法預估風險,可在城市中心地段投資房產,用于出租,畢竟隨著城市人口的膨脹,租房需求會長期存在。
其次,投資自己。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和沉淀,好好工作,增加工資性收入或是專利技術方面的收入。
最后就是增加理財性收入。
很多人提到理財就嚷嚷無財可理,但深層原因還是自己沒有在攢錢上下功夫。
年輕人如果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沒有清楚的認識,那么在成家立業之后也會對家庭整體經濟狀況了解不清,雖然都在掙錢,但在關鍵時候總是無錢可用,更談不上財務自由。有了原始積累,才能合理理財。
如果你已經工作好幾年,比如五年,比如在一線城市,那么10萬存款應該還是有的。10存款如何理財,筆者可以給你算一下:把10萬元投資于理財返利平臺米咖網的X5級合作平臺易通貸上,按照當前12個月年化收益率14.98%,加上米咖網2.5%的投資本金返利,再加上通過米咖網注冊易通貸可獲得的50元紅包:你可得到的利息收入+返利收入一共是14980+2500+50=17530元。對于大多數城市白領來說,17530差不多是兩三個月的工資了。何況被米咖網評級為X5的平臺,安全系數也算比較高的了。
最后,筆者想說的是:年輕人啊!既然你那么愛美、那么怕死、還那么缺愛,就請好好理財吧。金錢雖不能滿足你的全部需求,但至少不會讓你生活得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