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融合1+1大于2

? ? ? 首先,非常感謝思思老師為我們帶來的跨學科視野下的自然筆記,讓我們對學科的融合又有了具體的了解,打破了傳統中的美術課,將美術、科學、語文甚至更多學科融合在一起,構成了學習的“萬花筒”,使學生的寫作能力、繪畫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團結合作能力所及等都有所提升。同時,各學科的融合、跨學科、社會聯系也打破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增加了綜合、探索,使學科達到共構。老師提出了“大概念”,幫助學生形成持續性理解,有效連接各學科之間的知識,技能,達到解構、綜合后再理解建構的效果。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其次,基于教材,基于主題,基于生活的選擇,讓學科融合在一起,要選擇合適的主題,而不是為了選擇而選擇。思思老師選擇了《蠶寶寶成長記》這個主題,課程以美術課程為基礎,科學實驗為支撐,語文閱讀為鋪墊,依托信息技術為手段,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先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再進行課程設計。學生自主閱讀,自學有關基礎知識,自主提出問題,合作篩選討論確定問題,依托學習清單了解科學,自主合作觀察員分析,最后創作角本,讓學生們參與其中,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最后,思思老師介紹了幾個制作思維導圖的軟件,XMind、幕布、Mindmaste等,為我們制作思維導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利用所學知識,嘗試了利用語文、音樂、美術、科學的學科融合的方式,設計了一堂豐富多彩的《雪孩子》,通過學習使學生們能全面發展,既能收獲知識上的內容,也能培養感受藝術的能力。同時我利用課堂所教授的軟件XMind做了《雪孩子》的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使得我們的教學目標更明確,教學內容更豐富,學生作業更加明晰。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在今后的教學中,希望能將學科融合應用于實踐中,在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講解,便于學生們對知識的記憶,也可以讓學生們自主繪畫思維導圖,會發現學生的能力是超出我們的想象,他們的能力在與我們的不斷引導,在課堂中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團結協作能力等,使他們能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全面發展。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基于學生學習共同體培育語文生態課堂文化的研究 近年來,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與...
    火車頭123閱讀 2,025評論 0 8
  • 人們刻意記憶時能夠回憶起來的知識,但這種知識卻不能被自發地用來解決問題。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學習者在傳統課堂教學中...
    莒縣357李秀琴閱讀 1,751評論 0 1
  • 問題導學”模式解讀 什么是“問題導學”模式? “問題導學”模式是以導學案為載體,以學生的“成長為本”為靈魂,以問題...
    隨緣66閱讀 2,691評論 0 4
  •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正值盛夏酷暑,老師們的學習精神著實令人感動。今天,根據領導安排,我結合教學實例,和大家一起交...
    蘭心素語閱讀 1,936評論 0 2
  • 今天我帶女兒回娘家了,不過沒有“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的置辦節禮,就只是回家看爸爸和媽媽。 一清早,老公打車把我...
    張凱麗1985閱讀 256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