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弟去大學報到了。今天,他給我發來大學的照片,風景很美。
九月,是新生開學季。這段時間,后臺也收到很多讀者的留言,對大學的期待和害怕,已經到新環境的各種不適應。
四年前,我跟你一樣,懷著對大學的憧憬和向往,提著大包小包,一個人踏上了離家的列車。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樣,第一次離開家去那么遠的地方。
四年的時光一晃而過,如今我已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面對更多的未知和挑戰。這一年九月,對我的意義再也不是開學季,而對你是人生的新篇章。
當歲月的潮水從我腳下退去,對大學的感受依然深刻,經歷的酸甜苦辣仿佛就在昨天。突然很想寫這樣一篇文章,只寫給剛上大學的你。
1?大學不是學習的終結
經歷了高中三年的緊張學習,剛到大學的你,是否就像從籠子里放飛的鳥兒。仿佛重獲自由,天高任鳥飛,以為再也不用苦逼的考試做作業背書了。
你錯了,大學不是學習的終結,大學也要考試,也要背書,也要做作業。高中時,你考不及格,老師家長會責備你。
大學,你考不及格,沒有人會責怪你,但是你要補考,補考不過,你還要交錢重修,直到這門課過了為止。
不要聽信什么“不掛科的大學是不完整的”這種鬼話。
我見過一學期掛幾門課的人,被補考重修折磨得不成人樣;我也見過,別人大四去實習了,還得留校重修,考試求著老師手下留情的人;我還見過因為多門專業課未通過,被留級,畢不了業的人……
這樣的大學完整在哪里?
吃喝玩樂,逃課,掛科,不是大學的主旋律,真正完整的大學應該是珍惜每一天,督促自己不斷學習,為將來打下基礎。
2 ?挖掘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大學,三點一線是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看似輕松快活的日子,可更多的是迷茫和彷徨。二十幾歲,迷茫是生活的常態。
你可能很閑,你也可能很忙。
閑的不知道該做什么,即使想做什么,也被拖延癥和懶癌束縛不前。
忙的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尤其是當了班干或者參加了很多社團活動的人,天天周旋在這里開會那里開會。每天都很累,每天都在懷疑自己做這些到底有沒有意義。
不管怎樣,你都要有自己的方向,選一條路,然后堅持。人年輕的時候,有很多想做的,但是真正能做好的很少,因為堅持不了。
你總是半途而廢,三天撒網兩天打魚,到頭來也是一無所獲。堅持,除了死撐,還有一個秘訣就是興趣。
村上春樹說過,
人生來如此,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下去,不喜歡的事情怎么也堅持不了。
意志之類恐怕也與堅持有一丁點的瓜葛,然而無論何等意志堅強的人、何等爭強好勝的人,不喜歡的事情終究做不到持之以恒,就算做到了,也對身體不利。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要擔心你的興趣養不活你自己。
熱愛是成為精通這件事情的不二法門,不必擔心你熱愛的東西無法養活你,你只需要把你熱愛的東西做到極致。
3 ?孤獨不會毀了你
剛到大學的你,一定感覺孤獨無孔不入。陌生的壞境,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打打鬧鬧的很多,但是能說心里話的很少。
你會想家,接到家人的電話,都會忍不住想哭。你多想回到父母身邊,抱抱他們,可是山南水北,路途遙遠。
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沒有人可以陪你一輩子。有些路你要學會獨自行走,這是長大的第一步。
記得,我剛上大學那會,我也覺得孤單,甚至很多時候都覺得融入不了舍友。她們愛看韓劇,喜歡追各種綜藝,可是這些我都不喜歡,她們聊得火熱朝天,我在角落聽得一頭霧水。
我不會因為要融入她們,而去追那些自己不喜歡的電視劇綜藝,既然做不了話題的參與者,就做一個話題的聆聽者。然后按照自己的節奏,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大學四年,或許我都沒有真正融入過她們,但是相處還算融洽,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想過的生活,我不會隨波逐流。
很多時候,我獨來獨往,我是不合群的那個。但是堅持自己,才算沒有辜負四年。
孤獨從來不會毀了一個人,忍受不了孤獨才會。
大學,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社會,沒有高中的單純,沒有社會的現實,但少不了浮躁。
有人起早貪黑,有人吃喝玩樂,有人玩游戲刷電視劇……不管你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時間匆匆,等到畢業時,回過頭來看,有人收獲滿滿,有人兩手空空。
人與人的差距,就是在一次次選擇中拉開的。大學,更像是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有很多路可以選,你可以犯錯,你可以失敗,但是你要敢于嘗試。
你可以在大學你給自己放一個長假,但是你必須承擔,走上社會后比別人要交更多的學費。
你自己的人生,你要自己負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