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遷》-22天讀書筆記

171221 《躍遷》第二遍:深入解讀知識點

001、用知識IPO讓知識變成價值

如何設計自己的知識IPO:

①你必須有一個真實的、高價值,并且有可能被解決的問題(I)

提真實的問題:一定要提出精確和具體的問題。

提高價值的問題:任何一個有價值得問題都必須要與我們當下的生活有聯系。

提能被解決的問題:提出能夠被解決的問題,不要泛泛而提!

②不是要學習知識,而是要解決問題(P)

一切以解決問題為最高標準,持續問自己:“這個知識對于解決問題有用嗎?”如果有用,是當下有用嗎?如果暫時沒用就先收藏。一旦能解決一個問題,就要嘗試多解決同類型的問題,逐漸讓這個解決方案能夠應對不同情境,自我進化。

③輸出倒逼輸入(O)

大部分人欠缺的,是把解決問題的結果傳播出去。

產出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有,點滴的積累,等到一定程度時,就會逐漸成形,只要稍加修飾就能產生“個體之和大于整體”的效果,完成躍遷。

最好的檢驗輸入的方式就是輸出,二檢驗輸出的最好方式,就是實際解決一個問題,幫別人解決問題,自己也能重新打磨思想,修正很多錯誤,自己收益最大。

一開始提供一個最小的具有可行性的產品,設計一個最容易入門且可交付的知識IPO產品。

171220 《躍遷》第二遍:深入解讀知識點

001、終身提問者:問題比答案更有效

在任何情況下,問“為什么”都可能是引起改變的第一步。

為什么每天進步1%,卻還是沒有太多長進?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才能讓你獲得復利:

①為了解決問題,昨天的思考和學到的知識會馬上應用到今天的解決方案上去,形成迭代。

②如果一個知識有用,就不會被忘記,如果沒用,忘記也不可惜。

做一名真正的終身提問者,如何提出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問題?

? ①不做伸手黨,準備充分、目標清晰

? ②好問題都是組合拳。如果你有更多的時間,一定要把問題問得再深入些。

? ③輸出答案。

隨時記錄靈感,知識的源頭就在大腦和大腦的交界、知識和問題的碰撞之中。

5個絕佳的思考角度

①證據:有什么證據證明我們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②視角:如果站在其他人的視角看這個問題,會怎么樣?如果換一個角度會怎么樣?

③聯系:他們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規律和模式?我們以前在哪兒見過這種模式?

④猜想:如果它與眾不同,那是什么樣的?

⑤相關:它為什么重要?


171219 《躍遷》第二遍:深入解讀知識點

001、聯機學習者:成為知識的路由器

聯機學習的方式:

? ①先打磨第一個知識模塊

? ②拋出去,換回別人的知識模塊

? ③重復前兩步,積累足夠多的知識模塊

? ④整合自己的體系,實現知識躍遷

遇到問題最正確的思路是:“誰最有可能知道這個答案?在這之前我要準備些什么?”然后準備溝通,提出高質量的問題。

嘗試搭建自己的聯機學習群,用以下要訣來實施:

①多元:找到各個領域的高手組成躍遷群思考網絡。

②高頻:確定研討的頻次(每天一次)

③提問:好問題是發動機,有可能會在大家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擦出火花。

? ④結構:問題最好有一個結構共識(場景―分析―概念―案例)

? ⑤大家各自找資料,放到有道云筆記中。等到群里溝通交流時,在各自簡單的匯報以后,大家打開腦洞,盡興收場。平時有什么想法也丟在里面。

? 當一個絕佳點子和視角出現,整個群就會隨之躍遷一次,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整體躍遷。

具體可以參考思考夜宴的方法。


171218 《躍遷》第二遍:深入解讀知識點

001、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先打好信息源頭這個地基。

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身邊最不缺的就是被“嚼爛的口香糖”,我們所獲取的知識絕大多數都是二三四手信息,造成我們認知低下的原因就是大多數人已經失去鑒別一手信息的能力。

? ①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四手信息的定義:

一手信息:知識的源頭

最初提出概念的人或者書

二手信息:忠實轉述一手信息

原創人通過出書或者演講的方式強調最初的概念。

三手信息:為傳播而簡化和極端化觀點的陳述。

? 從二手信息里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取關鍵詞進行傳播。

四手信息:出于各種動機充滿個人經驗的情緒化表達

無數公眾號、人生導師、培訓師和勵志作者,基于自己的經驗解讀三手信息,推銷自己的方式成為了第四手信息。

我們需要跟隨知識源頭的人站在源頭上,你就永遠是最新的。

②找到源頭之后需要功利性地去讀,尤其需要萃取知識晶體

樹狀結構:體現事物層級、包含關系(書的目錄)

關聯結構:體現事物相互關系

序列關系:體現先后、因果關聯。用來展現事物的前后、因果和邏輯關系。

數據結構:體現數量差異關系

自己創造知識晶體:最初級的列表式:關于……的5個技巧?!?/p>


171217《躍遷》,第1遍136頁-結束

知識點:

001、頭部效應:站位比努力更加重要

從身邊的頭部做起,從雞頭變成鳳頭。

002、自下而上: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

站在知識源頭,萃取知識晶體

聯機學習,用一塊晶體換回來更多的晶體;

以問題為中心學習,創造自己的問題樹;

用知識IPO讓知識變成價值

003、設計人生的增長引擎

好習慣、從興趣培養到能力養成、快去學習知識IPO。

171216《躍遷》,第1遍001-136頁

知識點:

001、高手的三個境界:

第一個階段:見自己。你得理解自己的優勢和局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受不了什么,持續地走出舒適區,擴大自己的能力。

第二個階段:見世界。帶著這些對自己的理解上路,你會碰得頭破血流,你開始理解時代的趨勢,社會的規則,看到各種人生的可能。

第三個階段:見眾生。高手當久了,勝勝負負,你終于理解,要把自己學到的,理解的,堅持的傳播出去,幫助更多人,推一把新人,讓他們跑得更快,越過你飛奔而去,拉一把活在當下的人,讓他們看到希望,讓他們過得更好一些,希望有一天,你也能這樣定義自己的成功:讓其他人的生活因為你的行動而有所不同,才算是有所作為。

科技越發達,我們越需要保持和維護基礎溝通方式。

002、躍遷是一種跨越式成長:

個人利用科技、社會系統的能量實現快速跳躍式升級,則是:自我躍遷。

持續的學習、閱讀中,突然有一個概念擊中你,你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野,讓你頓悟,這是第一個階段―認知躍遷。

按照領悟的方法持續不斷的學習,卻長久沒什么變化,快要放棄時,突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能力水平上升了一個臺階,這就是第二個階段―能力躍遷。

在一個長時間的積累和爬坡后,你正確的做出了幾個選擇,換了幾個平臺,身價、能力和水平會突然上了一個層次,看問題、做事情有完全不同的力道,這就是第三階段―能級躍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