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夕節是一個讓全世界的夫妻、情侶、單身狗都絕對不會忘記的節日。更何況現今的我們身處于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每天不自覺地就會刷到各種公眾號,電商和APP提前一個月就發來各種廣告營銷推送,就像是朋友同事親戚意外發來的喜帖讓人欲拒還迎卻又滿懷期待。
七夕節那天是我的大學閨蜜小穎的大喜之日,一大早我就匆忙趕到小穎家。想到大學時初識你的樣子對人簡單的純澈,有時卻又是個小迷糊。腦海里不斷地回放著和你共度四年青春時光的片段,那些年一起去圖書館熬夜自習的日子,一起去廈門看海聽風的日子,那些走在校園里我哼著歌你自然的就接下一段的日子。今天的你早早起來梳妝顯得特別的乖巧安靜,看著化妝師為你梳頭,讓我聯想到古裝劇里的橋段。
婚禮之前都會由女子長輩給新人梳頭,一面梳,一面說:“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二梳梳到頭,無病亦無憂;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再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
小穎和新郎是在格拉斯哥讀研期間相識相戀,他們因為攝影而結識也因為攝影而相戀。起初是新郎追的小穎,小穎和我說當時的她覺得這個男生白凈的面孔里透著一股傻氣。
剛戀愛的那個時候,每次在一起上課小組討論時,離小穎的座位都隔著一個人,別的男生過來和小穎說話搭訕他都渾然不覺,小穎晚上在圖書館自習也從沒有要來接送的自覺。我聽了這些真是為小穎感到好氣又好笑。可能兩個人都是第一次談戀愛都有點害羞和青澀,很快小穎就對男友發脾氣了,大家都懂女生發脾氣就等于撒嬌,希望多得到一點男友的關注和呵護。可是這次新郎還是不懂得小穎的心情,最后他們分手了。小穎頓時手足無措,還未初嘗到愛情甜蜜的小穎就被愛情狠狠的傷透了心。后來小穎和我回憶起她剛分手那段時光真的真的好難熬,每天早上起床都會有種心痛、呼吸不上的感覺,這樣的感覺持續了將近半個月。
當時的我聽著很詫異,后來的后來無意間讀到一篇學術文提到,心理學家發現人體的確存在一種基因,它連接著身體的疼痛敏感性與社會性疼痛敏感性,即遭到戀人拒絕的確會“心痛”,后來經歷了分手的我也明白了心碎分手真的很痛很痛。
一個月后小穎才慢慢從失戀中強迫自己走出來,她說不想每天動不動的流眼淚矯情地連自己都嫌棄,也不想讓遠在異國的親人朋友為她擔心。她開始學著接受分手這個事實,每天早上她會做飯用美食來治愈自己,晚上她堅持跑步短短幾個月她瘦成了超模。正當我以為小穎已經將新郎從腦海里漸漸淡忘,我嘗試開玩笑逗她世間好男兒何其多,你有沒有嘗試接觸新人?她沉默了會兒接著堅定地和我說,基督徒一生只能愛一個人。她的眼里透著光,亦或是一種信仰,我驚訝于小穎當時的執著和篤信,心里卻默默地嘆了口氣。知道小穎在分手半個月后寫了一封長信給新郎,信里把平時想說卻又羞于啟齒的都表露了出來,后來兩人相約面對面交談了一次,新郎覺得可能雙方現階段只能重新做回朋友。
無數的情侶都不愿意再分手后做朋友,那是自欺欺人。男人嘴上說著做朋友其實就是想打著把傷害降到最小的旗號做一個偽紳士,這比凌遲處死還可怕相當于無期徒刑。
緣起緣滅自有天定,接下來的半年小穎和新郎面臨著有一大難題畢業。雖然,在此之后小穎一個星期會給新郎發幾句微信,他們聊著攝影,聊著旅行,聊著校園里的事,周末有時也會一起相約看電影。但是畢業就意味著兩人將會相隔兩地,原本小心翼翼搭起來的樂高會不會再一次被推倒?畢業季、分手季,這一次新郎決定回國去大都市上海闖蕩,小穎也毫不猶豫地追到上海與新郎一起打拼。同在異鄉為異客的兩人感情在另一個異鄉迅速升溫,這次他們的愛情成長了。
好的愛情,需要勇氣。好的愛情,值得等待。最好的愛情就是和你一起成長,不離不棄。
此時傳來牧師的聲音:“你愿意娶這個女人嗎?愛她、忠誠于她,無論她貧困、患病或者殘疾,直至死亡?"新郎:“我愿意!”
婚禮將近尾聲,做伴娘的我都沒能和你說上幾句話。但是四年的大學相處時光,我們還是像原來那樣的有默契,你的每個眼神我都懂。你想說,招呼不周不好意思;我想說,今天的你好美;你想說,有我陪著真好,我想說,能做你的伴娘真好;你想說,想和我一起出嫁;我想說,看著你幸福就好。真好!我的好姐妹今天你要出嫁了,很慶幸成為你人生中最重要的陪伴,你的伴娘。幻想過很多次,我最重要的閨蜜出嫁時,會以怎樣的心態來面對,然而我只想跟你說說心里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愿單純的你擁有最暖心的家。
2.
2017年的情人節是我和男友大齊一起渡過的第二個情人節,提前兩周就和大齊商量預定了一家心儀已久、特別有情調的法式餐廳,幻想著享用一頓浪漫又溫馨的燭光晚餐。來緩解近日來越來越頻繁的爭吵。
都說七年對伴侶來說是一道坎?其實根本不用七年,兩年就足以讓你了解一個人甚至厭倦一個人。情侶之間從最初的悸動到熱戀、磨合到平淡,這四個階段能全部走完步入婚姻的又有幾對呢?果然時間久了、年紀大了想得越多,活得就越來越不像自己了,心里默默地自嘲一番。
到了情人節那天,我早早地就把手上的事情做完為了能夠第一時間出發,到點補妝后就健步如飛地趕往餐廳。可到了餐廳門口才發現還是晚到了一步,預約的隊伍也已排成長龍。看這陣勢,不由的擔心今晚的大餐會不會就這么泡湯了!左顧右盼了下人群,哪知道大齊還沒有到,心里有點小生氣,想著等下他來的時候好好數落他一頓!等著等著,靜靜看著商場里一對又一對小情侶走過,男生緊張,女生嬌羞的樣子。思緒不自覺地飄回與大齊第一次約會時的情形,現在想來當時的我也算是特立獨行吧!那天,平時特愛吃辣的我拉著他跑去了一家麻辣燙路邊攤,大齊可能是第一次吃不假思索的要了份與我同樣的,回想起當時他一邊拿紙巾不停擦汗一邊直說好吃的樣子。后來他才告訴我他吃不慣辣,嘴角不自覺的洋溢起了笑容。
轉眼一抬頭看到大齊慌慌張張的走過來,我走上前去,挽上他的胳膊,對他笑著說:親愛的,今晚我們再吃一次麻辣燙吧!他一臉詫異,然后恍然大悟不自覺地笑了。
愛情就像麻辣燙—情節做到了肉麻,但卻不夠辣!
3.
清晨,惺忪的睜開雙眼,拉起窗簾,推開窗戶,一道金黃的陽光灑進來,明亮而又溫柔,暖暖的擁抱著我,周末的早晨總是額外明媚。窗臺上的綠蘿冒出了新芽生機盎然,貓咪在旁邊懶懶的打著瞌睡。
隔著廚房,滿房間充滿著面包發酵的味道,這可能是我聞過世界上最幸福的味道。美好的一天從早餐開始啦。
最近的周末我迷上了弗朗明戈,最初是在音樂劇《巴黎圣母院》中被善良熱情的吉普賽女郎埃斯梅拉達舞姿所吸引。嘗試學習了之后,每一次的律動我都能感受到身體的每個細胞在跳舞,每一段舞蹈打動我的不僅是腳下踢踏強有力的節奏,更多的是舞蹈中感情的表達。
晚上的我習慣了關掉手機,打開自己長長的豆瓣收藏列表,選了部想看很久的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光影交錯之間,迷迷糊糊傳來大齊的聲音,你說我平時上班路上總是匆匆的塞幾口早飯,趕到公司又是忙忙碌碌度過一天,加班加到忘了時間又總不記得打個電話,周末除了睡懶覺就是泡劇零食,一直不懂得愛惜自己,享受生活。不自覺地眼淚劃過眼角,靜靜看著影片里的殺手里昂無論走到哪里都帶著的那盆綠蘿,就連到生死關頭都沒有忘記那個不會說話的“好朋友”。里昂的孤獨,或許連樹都不懂。電影結局意料之中殺手里昂死了,瑪蒂爾達把綠蘿種在了院子里,我想,也算是幫里昂完成了一大心愿。有根了,植物要生根了。那么,里昂是不是也在努力生根發芽?
The deepest love I think, later than apart, I will live as you like.
我所認為最深沉的愛,莫過于分開以后,我將自己活成了你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