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自傳作品,講述了海倫變成盲聾啞人后的生活。剛開始海倫的情緒非常暴躁,常常發脾氣,她感覺不到現實生活中的愛,她的內心充滿了對光明的渴望。一直道莎莉文老師的到來,才燃起了她對生活的希望……
讓我們徜徉在海倫樸實的語言世界中,走進她的生活,了解她的內心,真切地去感受那份堅強與善良。
1880年6月27日,一個平凡的小女孩出生在美國南部的亞拉巴馬州的塔斯甘比亞鎮,那就是海倫?凱勒。每個人的出生都是那么簡單而平凡,海倫也一樣。因為她的呱呱墜地,讓海倫的家人喜笑顏開。當海倫來到這個世界,睜開雙眼時,已經被家里所有的人關注著。等到海倫長大了,她常常在花園里散步。海倫是這樣描述自己的花園的:“我時常在我的天堂里散步,很多時候我會沿著黃楊木籬笆走,憑著花香對我嗅覺的誘惑,去尋找那些綻放不久的百合花和紫羅蘭。每當我有不好的心情時,這里的陣陣花香能為我撫平煩躁的心;每當我把炙熱的臉龐藏于清涼的樹葉和草叢中時,這個小天地總能給我帶來心靈的慰籍。”
海倫很喜歡這生命的色彩,特別喜歡陶醉于清新的花香中,感覺總是那么愉快。可是海倫還沒來得及緊緊地抓住它們,它們卻要慢慢地消失了。那是一個可怕的二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又把海倫帶回了嬰兒般無知無識的境界。世界變得那么安靜,那么模糊……醫生說海倫換了多項嚴重的疾病,可能活不了多久了。幸運的是困擾海倫的高燒奇跡般地在一個清晨退去了,那天,全家人都為她感到高興。但讓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場疾病已經完全剝奪了海倫的視覺和聽覺,從此她的世界將永遠變得寂靜、黑暗……
對于海倫的老師,海倫是這樣描述的:“ 1887年3月3日,我的恩師--安妮·莎莉文小姐來到了我家。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雖然我當時只有六歲零九個月,但讓我萬分感慨的是,我的生活將會變得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是的,莎莉文小姐就像上帝的天使一樣來到了海倫家,同時也幫助了海倫。莎莉文小姐讓海倫接觸了大自然,學會了手語,也學會了拼單詞、拼句子。1890年的春天,海倫學會了說話。她是這樣描述的:“我想只有哪些教過失聰兒童的老師們才能明白,這一切意味著什么,只有他們能體會到,像我這樣的兒童需要克服怎樣的困難。剛開始時,我完全是靠手指來感覺老師說話的,感覺她嘴唇的張合、喉嚨的顫動、嘴唇的動作和面部的變化。但很多時候這種感覺往往是不準確的,因此對于那些我發音不準的單詞或句子,我經常會花上幾小時來反復練習它們,直到我感覺能夠說的準確為止。”
誰也想象不到,海倫的一生度過了多少的坎坷、多少的折磨。海倫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也許,她只是身體上的弱者,但她在精神上絕對是一個強者。她勇敢的精神震撼了世界,更深深地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海倫希望自己有三天的光明。第一天:她要看人,而她要看的第一個人就是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第二天:海倫想看到日出的壯麗景象,她想看到太陽的光輝。第三天:海倫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去看,她已經無法規劃出準確的目標了。她是如此的渴望光明,如此渴望能見到周圍的一切。
從這本書里,我們可以體會到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的奮斗思想。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不僅如此,她還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盡力幫助那些和她一樣身體殘疾的人。
讀了這本書,我領悟到:作為健全人的我們,生活在這樣的國家中,是多么的幸福呀!因此我們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不能浪費時間,也不能浪費財產。我們更應該學習海倫那種奮斗精神,學會如何戰勝風雨、學會如何戰勝自我!同時,我們也要去關愛身邊的殘疾人,只要愛與溫暖永存,那么世界上的生命都會如彩虹般絢爛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