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周的螞蟻私塾作品時間。
本周螞蟻私塾共同拆讀的書目是《稀缺》,我自己是覺得這是一本很顛覆認知的經典非虛構類書籍,值得一讀再讀。早在2017上半年時,就與《富足》一起讀過,并對比著寫了篇讀書筆記:摒棄稀缺心態,擁抱富足未來。
想要深入洞察某個概念,最理想的辦法是回到知識源頭。對于“稀缺”,《稀缺》這本書是一個知識源頭,維基百科的解釋,也可以算是一個知識源頭。
稀缺性,英文為Scarcity,又稱稀少性丶缺乏。指欲望總是超過了能用于滿足欲望的資源。通俗而言,即是稀少的資源 (limited resources)不足以滿足人們無窮的欲望 (unlimited want)的意思,是一個相對概念。——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的概念解釋,給了與《稀缺》不一樣的一種角度:人的欲望。
欲望與稀缺性的關系,居然也可以套用《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中所舉的歐姆定律例子中去。
公式:C=B/A
C為稀缺性,B是人的欲望,A是資源量。
人的欲望,生來就有,但是卻可大可小,是自己可控的事情。資源量,屬于外在事物,是自己不可控的事情。
只求于外在事物,而不理會自己內在的欲望與渴望,怕是會很容易陷入稀缺之苦中。
觀照自己的內心、清晰自己的欲望與渴望,不去試圖強求外在的不可控的事,收獲心境的平和之外,怕是也會有稀缺性也為之淡薄的意外之喜吧~~
稀缺性,如影隨形。唯有先知道自己不知道,留出空杯心態,才可能對稀缺有更敏感的覺察,也才可能更激發改變的欲望(從這個角度看,欲望反而是可以消除稀缺的呀,哈~~)
稀缺,會將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事物上,影響我們的帶寬,造成短視;而變窄的帶寬又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減少了余閑量,又進一步加重稀缺心態。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式的、螺旋下降的模型。
更要命的是,單純的螺旋下降也就算了,后面還有一個無形推手:《系統之美》中提及的“目標侵蝕”:績效標準受過去績效的影響,尤其是當人們對過去的績效評價偏負面,也就是過于關注壞消息時,將啟動一個惡性循環,使得目標和系統的績效水平不斷下滑。
這就如《愛麗絲夢游仙境》里紅皇后對愛麗絲說的:“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就要用全力奔跑;要想去別的地方,就要用比現在至少快兩倍的速度奔跑。”
稀缺性,如影隨形。它不是身外之物,它就是自己。
稀缺心態,如何破局?如何能擁有乾坤大挪移的本領,將螺旋下降驚天逆轉為螺旋下升?
破局利器之一:道之層面的利器,一本好書,《最小阻力之路》。
改變自己的根本潛藏結構,因為根本潛藏結構是影響行為的最重要因素。如何改變?變“解決問題”為“創造你想要的東西”。
破局利器之二:將時間線拉長去看待問題。
當時間線以天計以月計時,將落入短視而不自知。要能強迫自己跳出來,時間線是以年計以十年計時,看待同一問題會有絕然不同的看法。不信嘗試嘗試:這房子值不值得買?只考慮到一年,考慮至十年,考慮至五十年,三種時間線,將得到三種完全不同出手的手段。
破局利器之三:黃金思維圈的思維模型。
成甲的《好好學習》里,將這個思維模型做為一種臨界知識來介紹。在知曉了是什么之外,要再多考慮外面的一圈,為什么?
當為什么與拉長的時間線相結合著使用,會有利器平方的效果。
利器不用,就跟生了銹的菜刀沒什么區別。
人生本已苦難重重,利器在手卻不用,那就不能怪稀缺之小鬼纏上身了。主動應對稀缺,無它:掌握破局利器,之后,主動出擊!
此篇文字,其實就是我自己刻意練習思維利器的一個附產品而已,哈哈哈~~~
PS:此篇文字涉及的思維利器:
- 歐姆定律公式——《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
- 朱蘭螺旋圖,即螺旋上升模型
- 目標侵蝕——《系統之美》
- 兩倍速度奔跑——《愛麗絲夢游仙境》
- 改變潛藏結構——《最小阻力之路》
- 將時間線拉長
- 黃金思維圈——《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