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上網時,看到這樣一條新聞:《女大學生之死:她是撐起整個家的長女,因一塊霉爛的臘肉含淚而去》,內容如這標題一樣,讓人心痛不已!
事情大致是這樣的:
生活在赤貧之家的女孩兒,早起給家人做飯時,一塊過年時親戚送來的臘肉從門上掉下來,見已發霉,學醫的她認為吃了對身體不好,便順手喂給了貓。一直舍不得吃臘肉的父親說了句“不懂得珍惜東西,估計你也讀不成書”。話音剛落,女孩兒不知從哪找到一袋百草枯,當著父母的面喝下……
在評論里,有人說她“心理素質如此之差,以后走上社會更容易尋死”。也有人說“多大點事,還喝農藥,這孩子心理有問題,父母白養你了!”……
而我卻不以為然!
一個從沒向家里要過生活費,靠打工,勤工儉學供弟妹讀書的堅強姐姐;一個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照顧癱瘓的父親,照顧母親,為了父親放棄自己喜歡的唱歌而選擇學醫的孝順女兒;一個身上穿著母親撿來的衣服,卻從來沒有嫌棄過這個家窮,依然用自己瘦弱的身體為家人撐起一片天的頂梁柱……她的心理承受力并不差,反而比一般家境殷實的孩子更加堅韌!
生活對她來說,一地雞毛; 活著對她來說,只有痛苦!
然而,在她看來,外界的一切痛苦和委屈,她都可以去承擔,可以去忍受。卻唯獨不能接受來自最親近人的辱罵。真正逼她走上絕路的,是來自于父親的語言傷害,盡管這只是很隨意的一句話。卻像劍一樣,插在她心里,讓她對父親失望,對這個家失望,她感受不到自己傾盡所有一直付出的這個家的溫暖。
同樣傷人的話,不相干的人說出來,可能我們并不在意,而從父母、至親口中出來,這種殺傷力卻可以增強千倍、 萬倍……而事件中的女孩兒平時壓力過大,這種“殺傷力”斬斷了她對生活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終,她選擇了離開,選擇了逃避……
而這種傷害,與家庭貧富無關,卻與父母的教育方式,說話方式有關。
這種“殺傷力”,我也曾感受過!
02
大學畢業那年,我考上了研究生,要到9月份才開學。暑假兩個月實在太無聊,便想找個實習!由于我家在小縣城,找本專業的實習實在太難。于是想在即將讀研的城市南京找,一來我有個高中同學在南京找到了工作,已經入職; 二來,也可以先提前去熟悉下環境。
本打算先聯系好實習單位后,再殺過去。可真正行動起來卻發現,遠沒有那么容易。
其實在畢業之前,我已開始了找實習,可一直沒有回音。回家后待了十多天,還是沒有任何消息。
同學說,要不先到南京,在那邊找。我想想也覺得應該過去,這樣就算人家打電話讓去面試,也能盡快過去。
于是,我帶著500塊錢,踏上了到南京列車。
到南京后,由于我同學與房東一起住,房東知道我并不是住三五天,而是要住兩個月后,要求每個月多加100塊錢,再加上買電話卡,辦公交卡……從家里出來時帶的500塊錢,也越來越少!
白天,同學去上班,我就在網上找實習。為了省錢,中午就去附近的超市買些面包或者泡面來充饑。
每次跟家里視頻,父母問我錢還夠用嗎時,我都笑嘻嘻的說夠用夠用,在同學這兒住,也不用交房租,花不了多少,其實500塊真的挺經不起花的!
然而,一天,兩天……時間悄然逝去,實習的地方卻遲遲沒有著落。于是,我跟同學說,要不我去發傳單或者去餐廳端盤子吧?同學勸我說,要不再找找?因為你想找實習,最重要的還是想提高你的專業能力。當然,如果你去餐館打工,可能賺的比較多!但是,現階段還是積累專業知識比較重要啊!
我想了想,覺得她說的沒錯,確實不能病急亂投醫,決定還是再找找。
終于,在到南京將近半個月后,我找到了一家公司實習。公司很小,只有幾個人,工資老板也沒有明說,只說讓好好干,肯定不會虧待我的。
綜合來看,怎么都不算滿意。可眼看著暑假即將過去一半,我還是答應了。
公司人少事多,從周一到周六都是屬于正常上班時間,從早上8點半到下午6點,晚上還經常加班。
印象最深的一次,晚上加班到11點多,由于直達住的地方的公交車已停運,無奈只能坐另外一輛,到離住處大概3站的地方再換乘。為了省1塊6毛錢,我沒有再坐公交車,而是走了3站才到家。大城市的1站路,真的蠻遠的。依稀記得,那晚的月亮挺圓,馬路上燈火通明,卻掩飾不住沒有人的恐懼!
南京的消費并不低,公司周邊的要解決一頓飯,最便宜也得10塊錢左右。為了省錢,我就不能跟同事一起吃,因為他們去的地方,我實在是消費不起。我總是在快吃飯時,借口去廁所或者找個其他理由,讓他們先去吃,不要等我。然后,自己一個人跑到一個賣包子的地方,花兩三塊錢,吃兩個包子或者花卷,就算是解決午飯了。
公司老板的脾氣不太好,剛實習那會兒,沒有經驗,經常會出錯,被老板罵的狗血淋頭也是常事!
為了怕家人擔心,所有這些痛苦和難過,我從來沒有跟家人提過。
終于,熬到了發工資的時候,我也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筆工資,800塊!拿到工資的那天,講真,我還是蠻開心的,雖然真的不多。
我跟同學說,我發工資了,走,我請你吃飯!
同學問,發了多少?看你上班這么辛苦,應該挺多的吧?
我說,哪有啊,才800塊!
同學說,你這班上的這么累,加班這么多,咋才這么點!?
我笑著說,那能怎么辦啊!我這只有一兩個月,很多地方像我這樣短期實習的,都不給工資的。
晚上,我給我媽發短信說,我發工資了,800塊!
我媽回的那條短信,竟然讓在我心里記了7年,不,或許是一輩子:800塊錢夠干什么?大學畢業咋工資才這么點,還不如在酒店當服務員賺的多!
我頓時語塞,心理像針扎一樣,異常難受,不知道該回些什么。在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這句話都縈繞在我耳旁,久久不能釋懷!我甚至一度開始懷疑,我為什么要上大學,我為什么要讀研究生?
也就在那時,我開始發現:
在外所有的痛苦和委屈,我都能笑著咽下去,卻唯獨無法咀嚼親人給予的哪怕無意的言語傷害!
03
知乎上有人提問:為什么有些父母喜歡用語言傷害孩子?
我比較贊成網友大萌其中的一個觀點:他們冷嘲熱諷惡語相加,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極大的傷害。
畢竟,沒有父母不疼愛孩子,也沒有親人長輩是真的對小輩憎惡至極。我相信大多數時候,他們在說這些話時是無心的,他們只是仗著自己是“大人”,是“長輩”,認為罵孩子天經地義,才說一些風涼話!
我曾在公交車上看到去接孩子的母親,由于孩子考試沒考好,而數落了一路,“你怎么就那么笨,我看你讀書也沒出息,還是不要讀了!”
鄰居家即將參加中考的小妹妹在家里玩,僅僅看了一會兒電視,就被父親叫回去,一路張口罵著,“就知道看電視,你這樣我看也考不上大學,趁早別上了,出去打工吧!”
也有網友說,自己的親大伯指著自己說,“你這輩子都比不上那誰誰誰”,人家考上研究生了,而他才大三而已。
他們不知道,那幾句痛快的怒罵,讓孩子心理有多失落,他們可能因為這句話而產生厭學,自卑的心理,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說話是一門藝術。希望天下父母,換一種說話方式,對自己的孩子“溫柔”相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