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烽火,軍歌嘹亮-45】戰(zhàn)略轉移:天下第一關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1.塞北三省

通過民國的地圖可以看出:當時東北的概念不是現在的概念。自西往東的綏遠、察哈爾、熱河擋在河北和山西的北部,拱衛(wèi)平津。

因此,就算不怎么高明的參謀,都會想到日軍的下一步動作——拿下塞北三省,把戰(zhàn)火燒到長城沿線。

怎樣把大象裝冰箱?第一步,把冰箱門打開。第二步,把大象裝進去。第三步,把冰箱門帶上。

關東軍,他們不但把大象裝進去了,而且基本消化了。

1931年9月,日本開始進攻東北。

1931年12月,攻克哈爾濱,東省淪陷。

1931年12月,攻克錦州,控制遼東灣。三個月,基本占領東北三省一市。

1932年1月,在上海挑起戰(zhàn)端,轉移東北的建國陰謀。

1932年3月,滿洲國建國,上海停戰(zhàn)。

2.山海關

東三省和塞北三省的交接點就是山海關,是連接東北和華北的咽喉要地,也是關內援助東北義勇軍主要通道。

山海關,古稱榆關,又稱渝關、臨榆關、臨渝關、臨閭關。日方駐守山海關是日軍守備隊,隊長落合正次郎。

守關的是東北軍第九旅旅長何柱國,關東軍表示,日方愿幫何柱國攻下熱河。何柱國對日方的誘降敷衍拖延,始終沒有答應。

日方見誘降不成,開始不斷的制造事端,借機開戰(zhàn)。從1932年5月開始,制造了“義勇軍事件”、“強登第一關城墻事件”。

1932年12“炮擊山海關事件”,多因中方的讓步沒有燃起戰(zhàn)火。張學良為洗刷“九·一八”之恥,決心抵抗,并在長城沿線作了全面的軍事部署。

一個臨海的城市,日軍的立體作戰(zhàn)能力具有絕對優(yōu)勢。兵力總數也是日軍占優(yōu),這一場局部注定時間不會太長。

3.元旦攻勢

1933年1月1日中午,山海關的日本僑民忽然接到日本憲兵隊的通知,立刻遷往“南海”———即八國聯軍營盤所在地。

日僑紛紛動身,中國百姓見狀,知道要有大事發(fā)生,也收拾細軟乘車出城逃難。

下午,日本守備軍突然收繳了南關警察的槍械,并扣押了南關公安分局的局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