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妹
和人聊天,你會嗎?可能人人都會說,聊天誰不會,動動嘴皮子的事,可是你真的會聊天嗎?別人愿意跟你聊天嗎?為什么有些人聊天會感覺很舒服,而有些人聊天卻讓你反感?
我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困惑,找了好多朋友問,都不得其解,自己偶然翻書發現一個App在行,里面有各行各業的專家,我就下載進去瀏覽,找了一個職業規劃師專家進行當面交流,一開始知識抱著玩玩看的心態,看看這些知識型平臺都是如何運營的,學習點新鮮事務吹吹牛,便在雙方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如約見面。
我根據老師所描述的地點提前到達約好的咖啡廳,因為到達比較早,所以小憩了會。
老師也如約趕到,簡單寒暄之后,我以為要引入正題,只見他一直以生活聊天為主,我內心想著,這錢這么好賺的,聊聊天就ok了,前半個小時我的狀態都是洋洋灑灑,心不在焉的,隨后,我等不著急,便問他我現在遇到的問題,我告訴他在工作上沒有成就感,與人交流也是交淺言深,不能走進別人的心里,甚至得不到別人的信任,業務的開展也遇到很多阻礙。
他直接對我說,你跟我聊天我一點都不開心!我頓時就懵了,然后問道,為什么不開心?他說,首先你一開始問我從哪里來,我說從南邊來,你卻回答,哦,我在北邊,第二,你問我是哪里人,我說我是湖南人,你說,哦,咱兩吃不到一塊去。你說,在這樣聊下去,我們還有的聊嗎?聽完后我呆了一會,仔細想想,自己就是這么說的,也并無惡意,就是隨口一說,卻沒發現已經得罪了別人,然后,他指出我的問題,你聊天總是喜歡和別人唱反調,而且是無意識的表達,不經意得罪的別人,我說我不知道,一直都沒意識,偶爾有朋友提出來過,但從來沒有改正。
他告訴我,我最大的問題就是思維模式有問題。我有點聽進去了,開始變得專心起來。因為這個問題這二十多年來從沒有跟我提過,也開始正視他能給我的答案。
為什么你總是覺得與人溝通有障礙,表達不順暢,或者別人不愿意跟您有過多的溝通,甚至排斥你,歸根結底,就是你的思維模式不對,那如何改變呢?
他告訴我三個流程:第一,重復對方的話,用近似的意思去表達,第二,順著對方的意思去表達,認可對方,加上贊美,認同。第三,向正能量的方向引導,然后提出更陽光的方案。
在他的舉例練習中,我幾次都找不到表達的點,不是強加自己的意愿,就是曲解他的意思,所有的實戰都是緊張真實,讓我體會到了改變的痛苦,這種思維上的改變將會把自己帶入到哪一種生活方式我不知道,但是那一刻,我覺得這樣的聊天很舒服。
為什么有些人情商高的人溝通起來更舒服,其實就是根據這幾個流程走的,沒有人愿意找一個對頭來溝通事情,順著對方不一定是完全贊同,他是建立良好關系的第一步,然后把但是變成同時,一切溝通就變得妙不可言,例如,我說,最近總是梅雨天氣,出門不方便,工作效率也不高,你可以這么說,是的呀,梅雨天氣可真的是影響工作效率呢(重復,順著),不過這樣的天氣下空氣會比較濕潤,同時又能省幾張面膜了呢。(正能量)
生活中每天都會有大大小小很多種聊天機會,如果都能用最舒服的方式溝通,你的人際關系一定是頂尖的,直爽的人通常是脫口而出,記住,你直別人就不爽,所以,管住自己的嘴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維模式,一定不是和別人爭論什么,而是找尋一種舒服的表達方式,同樣的話,高情商的人可能說的話會更動聽點,具體怎么動聽呢?分享兩點:第一呢,制造畫面感,當什么什么的時候,你看見,你聽見什么之類,一定要帶有感情色彩的表達,第二呢,就是善于比喻,例如,平常我們會說,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高情商的人會說,同樣的面粉,有的 人可以把它做成饅頭,有些人可以把它做成披薩,這就是差距。
最后他分享了一些基本的談判知識,如果要見重要人物,一定要了解對方的背景,經歷,需求,痛點,面臨的環境,如果沒有辦法了解,就可以從基本聊天開始,用一個完美的舒服的聊天打開話匣子,可以把專業的產品知識轉換成簡單易懂的生活語言,善于用比喻的方式,讓對方能聽的明白,聽的舒服,對方自然就能接受你的信息,同時,關注對方的需求,不是你有什么產品就推銷什么產品,而是對方需要什么產品,就提供他什么產品,在談判中掌握重要信息就可以掌握主動權,這就是溝通思維的變通。
在準備走之前,我又提出了一個生活問題,關于與對象相處的問題,他告訴我,順勢而為,不要試圖去改變誰,找到合適的,然后包容,不要把一根蘿卜打造成人參,那是不可能的,選擇時就要保證是人參,所以,他給出了三個點,第一,身體健康,第二,性格匹配,第三,價值觀相投,也分享給需要擇偶的你。
這一次的溝通談話收獲很多,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關于聊天還需要學習培訓的,接觸過之后才發現,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每個人身上都有痛點,需要挑戰的點,而今天我恰恰發現了自己的問題,不是不會說,而是說的方式層次太低,沒有舒服的表達水準就像喝涼水,你難受,別人看著也難受。所以,從今天起,我要開始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45天的計劃即將開始,下一篇將開啟我的計劃措施,如果你也想要一起提升,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