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我們的讀寫時光》

看到這個書名像是某位大師記錄課堂的書,可看到“凱瑟琳.佩特森”,因為讀過兩本她的小說便好奇這本書在講什么。事實上,它果然展現了一個我意料之外的故事:

? 故事來源于古巴的“掃盲運動”,這是我們平常沒有機會接觸到的世界。書后貼心配有古巴歷史年表。

掃盲教師志愿者是10~19歲的孩子,最小的甚至只有7歲。接受教育的最大年齡是106歲的高齡女性。

其時,這些孩子面臨的困難包括家人的反對,生活條件的落后,大人的不信任,還有反革命分子帶來的生命威脅。

在正式入住農場施教前,志愿者接受培訓,他們的教育方法以及先進的教育理念,比如:謙恭,真誠,尊重與開放,寫日記等,使他們獲得了成功。

把學習內容與個人聯結在一起,結業考試是給國家領袖寫一封信,這樣的教學使學習充滿“意義”。

? 教學相長,支教結束時他們說,“我教會農民如何讀寫,而他們教會了我如何做人。”

“如果你發現實在太艱難了,就回家來”,在成人禮要這份珍貴的金首飾?還是現在賣了它們去你看中的學校?“選擇權在你手里”…

閱讀教會了女孩獨立思考,不會因愛而順從;而祖母給了她愛,尊重,和選擇的權利。

想起南希老師書里那句話——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對孩子最不好的,那么說“這是為你好”就會淪為一句虛偽的空話,甚至像是施虐者說的話。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