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賭的第一個21天在今天算是畫上了一個完美句號。雖然只是短暫的一個時間段,但讓人受益匪淺。
在計劃啟動時,心中不由得會有一絲顧慮,害怕自己不能按時完成、害怕自己會不能堅持,更害怕自己會半途而廢。(而這些顧慮是有原因的,在對賭之前的21天計劃中,自己就沒有完成,并且還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然而,在實施的過程中并非如此。
還記得在翻譯的前幾天,自己進入了一個誤區,感覺翻譯原著的重點是在提高英語水平,而將最核心的東西忽略。多虧老師及時將我從中喚醒。他是這樣說的:“閱讀原著的首要目的是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英語閱讀只不過是順便用起來,”當時看到這句話,感覺自己好離譜,主要對象都能搞錯。腦子突然顯示出來兩個字:無語。在老師的喚醒下,才開始搞清楚接下來翻譯的核心。而在這個誤區中也認識到自己是有多糟糕,對處理事情是有多草率。這是其中之一,還有類似好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在此期間,本人又吸收了一個新東西。(雖然只消化了一點)
那我覺得,只要是一個正常的人,都躲不開懶惰,而對于這個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法,都有對應的詞去跟他抗衡,我呢!就用“當下”。就一件事,很多人都想一拖再拖,一再延遲,那“拖”“延”在時間上是無止境的,這種無止境是非常可怕的。面臨這種抽心的怕,我選擇當下去做,當下解決,而不是試圖用拖,延兩個字來敷衍自己。回避,退縮從此以后不再是我的風格,雖夸不起大步向前走,但也要努力抬起腳步。當然,在自己抬步的過程中,周邊環境也是一個阻力,像會出現很多種狀況讓自己邁不出最想的那個步伐,對于這種現象,自己會想著是俯首稱臣?還是會像黃老師提及的:“向外跳”。當然了,肯定回答是后者。[記得那句話是自己在寫了周末小結后老師的評論,他說:不斷努力向外跳,才會進步,才叫成長。那自己有時候還是會覺得譯文好煩,好枯燥,但每次有此想法時,這句話就會提醒我,這種感覺是對的。]到目前為止,自己對后者只是有一定的初步打算,那具體的步驟還是要用實際行動來顯示的,感覺要窒息了。
短暫的時間讓我抽掉了自己麻木的神經,從此更清楚的對待自己的生活,每次寫完要在提醒自己:不要講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