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圈子里的人

以前上學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活在套子里的人,如今,我撕開了套子,鉆進了圈子,在圈套中活著。

我的圈子歸納起來又這么三個,核心圈,動力圈和挫折圈。其中,核心區圈,是指我強大的內心,這使我順利的成為成功人士,并擁有了快樂人生。成功會獲得經驗和成長,能獲得同等經驗和成長的失敗,也就等同于成功了,憑借這個理念,我成為了成功人士。生活中,順遂的時候,我想這是上天的眷戀,應該高興,困苦的時候,我想這是上天在磨礪我,我更應該高興,因此我又擁有了快樂的人生。

比核心圈更強悍的,是我的動力圈。演講是僅次于死亡,讓我們最恐懼的事,而在俱樂部,我們每做一個演講都得去搶,這背后有著怎樣的動力?經過我5個CC的演講經驗總結,我終于找出了幕后黑手,那就是反饋小紙條。我發現,每次演講之后,我最愛干的事,就是數小紙條,拿著一把,排戳整齊,然后一張一張的點,仿佛每一張都是百元大鈔。為了能創收,把這贊美小紙條的機制引入了我們項目組,我跟他們講,你們要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手指向自己),學會贊美別人(手指向自己),經過我的淳淳引誘,小紙條在我們辦公室風靡開來。但我發現他們收的小紙條,居然比我多,這讓我忍無可忍,我決定出擊智取。就在我看到張三要給李四小紙條的時候,我果斷上前一步,非常禮貌的說了一聲謝謝,使勁兒接過小紙條(我就不相信他好意思不給我),張三被我的機智搞蒙了,我得意的看著小紙條,上寫著:“敬佩你啊,敬佩你,你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我蒙了,我心想沒做這么大貢獻啊,再看后半句,“開啟了厚顏無恥的新天地。”,我不跟他們計較,我就當前半句說我,后半句說李四呢。

贊美小紙條之后,我覺得可以火上澆油,再增加點動力,于是把我們時間學習小組的每日檢視又搬到了項目組。我每天都苦思冥想,搜嘎我的每一點進步,然后發布出來,等著別人給我點贊。一次,我經過吉他的掙扎與努力,終于早起了五分鐘,雖然只早起了五分鐘,但是我有信心,堅持不懈,總有一天我能起的比太陽早。我激情的抒發了一番之后,等著他們折服于我的精神,過來給我點贊。果然,馬上有留言,“贊,厲害,如果早晨不打瞌睡就更好了。”,接著又一條,“袁姐,你是最棒的,堅持,你一定會比太陽起的早,冬天馬上就要來”。

這有點過分了,但真正的挫折還在挫折圈,就是我參與的排球圈。說一個伴隨我十幾年的挫折,我們由一大一小兩個場地,六支隊伍,15分鐘打一局,要各隊場地使用均勻,各隊之間都有循環pK,怎么排場次?你們算出來了嗎?不要告訴我,不要告訴我,我算了十幾年,十幾年哦,沒得出最佳的場次安排。其他常遇到的場景就類似于這樣,對面16、7米開外,近300克一旋轉圓球,以急速迎面打來,說時遲那時快,我頭一閃,沒打著,當然球也沒接著,咱不棄不餒,接一傳的秘訣在于移動,咱再來,我左蹦右跳,還沒站穩,球又砸在了腳下,士可殺不可辱,我捋胳膊挽袖子,準備接第三個球,忽然發現氣氛不對了,全場鴉雀無聲,每一個人的眼睛就像一道閃光燈,聚焦到我身上,照的我毛發直立。我們每周打一次排球,每次打三個小時,每隊輪9次,每次25分,這樣的場景時常光顧我。在如此密集的失敗體驗中,除了躲閃能力以外,還迅猛的提高了我對挫折的耐受力。

這就是我的動力圈和挫折圈,你即不會因為動力圈太膨脹,也不會因為挫折圈太自卑,它們相生相克,相克相生,一同滋養著核心圈。我們所有的努力,都為了成功與快樂,而這直接或簡介的來源于你的圈子,謹慎經營你的圈子,能不能走出人生的圈套,全憑圈子質量。經過我三十幾年的鉆研探索,終于找到了快速實現目標的秘訣,你們想知道嗎?不想知道,我也必須告訴你們,就是將那些發光的靈魂納入你的圈子,而且這并不難,可以從我開始,恭候大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