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說說泡椒魚的故事。
去重慶之前我不認識幾種魚,對魚的深刻認識更是淺薄,當然時至今日我依然對魚認識不多。當時我認為除了飯店里的酸菜魚,其他魚都應該是整條整條的加醬油紅燒著來吃,還都不怎么好吃,當然我爸燒的整條魚例外。到了重慶后,我不僅認識了很多種魚,還知道魚的幾種不同種的吃法,比如江湖魚、水煮魚、麻辣魚、沸騰魚、豆花魚以及泡椒魚等等。
泡椒魚是曉萍姐姐教我做的,那時候我們經常組局在我們的單身公寓聚餐。有一次曉萍姐姐說做泡椒魚給我們吃,這是四季豆愛吃的,按照她的做法這種魚吃了還不容易卡刺(那時候我吃魚不敢吃魚尾巴,因為卡過幾次刺)。
泡椒魚的做法是這樣的:
先把鯽魚(具體數目看家庭成員情況,我是因為一個人吃飯所以我都是一條魚,你要是10個人吃飯也是一條魚,那隨你開心,每人舔一口也可以的)殺好,收拾干凈(魚肚子里有黑膜,一定要弄干凈,那個最腥),兩面魚身都橫著魚背切,注意不要把魚肚子切破了(這樣是為了把那些小刺切斷,待會炸的時候刺會被炸酥就不會卡人了,當然也可以更好的入味;你要是用力過猛把魚肚子切破了魚就不是整條的了,煎的時候容易斷,影響美觀),切完之后弄點料酒、鹽、胡椒粉(黑白隨你呀)把魚全身上下抹一遍,把它放盤子里讓它自己待一會。
這時候空下來的我們就可以準備配料,泡姜、泡椒、一點泡菜(最好是顏色鮮艷的可以切成丁狀或條狀的,因為好看)從壇子里撈出來切碎,放一邊,剝幾個大蒜切碎跟泡椒們放一起(喜歡吃花椒的看條件,有新鮮青花椒的放新鮮的,沒有那你只能放干花椒;至于具體放多少這些配料食材,我都是看心情,能吃辣的泡椒多放幾顆,不能吃辣的少放點,實在沒有泡姜的放點新鮮的也無所謂,如果不能吃辣又想要成菜品顏色鮮艷好看那就放點紅色菜椒也可以的)。
配料準備好了之后,把一邊待著的魚拿出來沖洗一下,給魚身上均勻地抹上一層生粉(玉米淀粉,黃豆淀粉隨便你,你家有什么淀粉你就給魚抹什么淀粉,為什么要抹?因為抹上之后煎魚的時候魚皮不會破也不會粘鍋呀,而且還不會因為魚身上的水分濺鍋而傷到你,一舉多得的好事兒)。
一切準備妥當,鍋內放油(比平時炒菜稍微多放點,你要煎魚不是炒上海青),油熱后把穿上薄薄一層生粉外衣的魚丟進去煎(小心點丟進去,你自己莽撞扔進去油濺出來燙到你的話那是因為你粗魯,不要著急給魚翻身,過一會可以稍微抖抖鍋,魚能晃動就可以翻面了),兩面煎黃后暫時把它盛出來放盤子里休息一會。鍋內油怎么辦?炒配料啊!把那一盤配料往鍋里倒呀,迅速翻動鍋鏟,多炒一會,你會聞到一股迷人的酸辣香味撲面而來,差不多后,倒點料汁(老抽半勺、生抽兩勺、醋一勺、白糖一勺,還可以來點雞精,這個我都是看心情隨便倒得,準備配料的時候事先倒碗里)翻炒翻炒,加點水(半碗吧,一碗都可以,也是看心情,喜歡吃干一點的就少放一點,喜歡汁水多的就多放一點),把休息好的魚再一次輕輕地放進鍋里,鏟上鍋里的配料澆在魚身上,蓋上鍋蓋悶一會(這個是為了讓魚充分洗吸收泡椒的味道,這個得看著,別一不留神燒糊了,中途可洗給魚翻身)。
鍋內汁水收得差不多的時候,把魚盛出來,如果湯汁快干了就直接盛出來澆在魚身上,撒上蔥花點綴一下(當然蔥花也可以去鍋里跟泡椒湯汁纏綿一下再盛出來,這樣還香一些,看到這個菜我是撒的蔥花那么一定是這一步我把蔥花給忘記了),如果你手抖水放多了,湯汁怎么也收不干,你就弄點生粉加點水攪拌攪拌倒進鍋里,一分鐘后湯汁就能收得很濃稠了(量自己看心情,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這時候關火,把湯汁澆魚身上也是一樣的。
可以端出來吃了。
ps:要是沒有泡椒怎么弄?自己做啊!不會?我教你呀!不想學!那就別吃!
食材有時候家里并不全,有什么放什么就好了,這種做法一點都不腥。材料可以自己改進的,喜歡吃什么口味的就放什么,檸檬我都放過。做給不能吃辣的孩子吃的話,泡椒換成紅色的菜椒就可以了,燒出來的顏色一樣美麗。不懂就要問,有空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