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焦慮了”“嗯,然后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01

我焦慮,因為我單身,且30+

F姐說,她目前最大的焦慮,就是30+,且沒對象。

我認識她那年,她28歲。人長得漂亮,做銷售,有魄力。

她有了自己的小房子,布置房間那會兒,我陪她一起,心里想自己也有個房子就好了。

對待同事,她像對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樣,恨鐵不成鋼,總是揣著好心為人著想卻不落好。

后來,工作中的雞毛蒜皮都已能消化且讓自己過得舒坦。

唯獨未婚單身,成了她目前最大的恐慌。

每次回家,老媽總要念叨幾句,安排見面相親。

起初,她是拒絕的。她總以為那個人還沒遇到,外力促使下的感情未必長久。

后來過了30歲,家里人反而不怎么催了,她自己卻有點著急了。

不婚主義者都在倡導獨身自由,但真正想結婚卻已到剩女年齡的,卻心急的很。

春節回家,基本上沒有安排相親的,因為在農村大齡未婚實在太少。只要有人介紹就必見,不再像之前那么挑了,挑長相,挑脾氣,挑是否有房有車是否心細。

她說:我現在之所以不那么挑,一是因為日漸年邁的父母,想讓他們放心;二是因為女孩兒年齡大了再要寶寶畢竟有危險。

她說現在是否有愛情就不重要了,相看不厭煩就行。哪怕分居兩地,哪怕對方二婚。

她辭了銷售工作,找了份會計工作,開始潛修會計也讓自己往適合婚后的工作發展。

她說我雖然還著急,但那個人沒到著急總是沒有用的。

等他的時候我只能讓自己變得像個想要結婚的樣子。

02

我焦慮,因為而立之年,既沒成家也沒立業

總想有一方面能穩定下來,身邊的朋友要么已結婚要么業有所成,而我總是比別人慢半拍。雖然與這個階段大部分人相比不算太差,找到同類會覺得自己不那么孤單,但晚上躺床上一想,真他媽糟糕透了。

都說三十而立,眼看近三十,一事無成。

前幾天與強子聊天,他說到自己目前的狀態,而且造成失眠成了一種習慣。

他研究生畢業,未畢業時就有好的工作,工作穩定。

因為家境普通,在學校時下定決心,好好讀書,改變家境。本以為讀完畢業,謀一份好工作,就可以為父母減輕壓力,揚眉吐氣。平等的跟人交流,幫助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他說知道這是自卑心理在作祟,因為這樣才更努力,別人才能看到自己的存在和不一樣的價值。

在公司里,他跟在學校一樣,比任何一個人都勤奮,在這漂族的城市里薪水雖然不算少,但也并不足夠支撐一個鄭漂在這城市里過的輕松一點,可能在5年之內都買不起車買不起房,甚至還要年邁的父母想辦法湊首付。

之前談了個女朋友,女孩想要結婚時自己沒做好準備后來就分開了。現在爸媽整天打電話催著相親婚,他并不是無心找,而是總覺得做很多事情力不從心。

03

我焦慮,因為缺錢,又缺愛

小北說:有一種焦慮是缺錢又缺愛。

她談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每天坐在辦公室里打打游戲,接聽下電話做下記錄。錢多事少離家近,但她不想讓自己的青春就此浪費。后來跳槽到一家單位,找到了自己的就業方向,但做過幾年之后發現自己的水平跟同行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展開各種學習,但目前還未看到什么成效。

在二十六七歲的年紀,談理想已喂不飽肚子和生活。恰逢房租到期,要再找租住的房子,買房的念頭愈加強烈。翻完所有的銀行卡,存款寥寥無幾。

談了個男朋友兩人都到了結婚論嫁的年齡,但總覺得在男友心里沒有那么重要。

想到種種,她像個想要擺脫自己影子或追著自己尾巴轉圈的狗一樣,急且慌張。

錢要一點一點地賺,感情一步一步深入.

熱豆腐要一點一點地吃,否則燙著了,口感還不好。

04

你焦慮,但你會自救么

這個階段焦慮的人兒像神農嘗百草一樣,嘗遍各種焦慮,學習、工作、生活、愛情、婚姻、教育孩子。往往焦慮的,就是我們不太有把握、不能控制的事。我們會對這些“控制不了”的事情感到焦灼、害怕、無安全感。

別逃避,學著應對,自救吧。

工作高不成低不就,那就行動,干起來啊!

嫌自己胖長的不好,鍛煉起來減肥瘦身練馬甲線啊!

做什么事情都怕自己搞砸,那就把事情一步步解決,力所能及一點點積累提升能力啊!

會掙錢但存不住錢,畢業幾年仍無存款,那就好好學學財務規劃啊!

老擔心男朋友不愛自己,那就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要么讓他深愛要么讓他滾蛋啊!

啊啊啊啊啊啊……

焦慮控制你之前,先發制人;焦慮控制你之后,學會緩解,學會擺脫。

很多壓力是外在的,想的越多,想對生活的控制感就越強烈,你就越焦慮。

就這樣,滾蛋吧,焦慮君!

-作者-

北葵姑娘,HR主管,心理學愛好者。喜歡文字,喜歡戶外,有點態度有點信念,想把日子過成詩,也在茍且生活中不丟情懷。勵志做個文藝且有力量的斜杠青年。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