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隨意安排的感覺真不好受,誰讓你是小兵,新來的,誰都能給你派工作,吃力不討好的都是你的,得了便宜還能賣乖的你沒有份。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人們都會有私心,會偏袒關系比較近的,或是有利益接觸的。
以前覺得,做老師的話,一定不會只偏袒好學生,批評差的學生,等我真正做老師以后,才發現,完全做不到。我喜歡的學生,最開始接近我這個初來乍到的新老師,向我表達友善;我喜歡的學生,上課時會積極回答我的問題,會對我笑;我喜歡的學生,必定把我教的功課學得好好,爭面子的。然后有了演講比賽的機會,有了唱歌跳舞推薦人選的機會,我則會挑選我喜歡的并且適合的學生去參加。這是我的真實經歷和感受。
所以人,不可能不偏袒。偏心這個詞,本來就不需要特別的解釋,你看,我們的心臟不就是在身體的左胸部位么,它沒往中間長,說明偏,是天注定的了。
所以我也不能責備人家,安排別人去做邊出差邊旅游還要領差旅費的好工作,而安排你頂班坐班。這么一想,也就釋然了,火氣慢慢散去。
其實我這人有點孤僻,沒事的時候并不喜歡到各辦公室去串門,人多的時候也容易不愿說話,一方面自己講普通話,人家講方言,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本身性格就有點謹言慎行,所以有個同事,半年以后才跟我熟悉起來能互相開玩笑。
對于這樣的個性,我既喜歡又不喜歡,喜歡是因為我能耐得住寂寞,一個人看書,一個人涂鴉,一個人跑步。而不喜歡,則是因為,有時候難免顯得生活太冷清,太寂寥,圈子太小。
我從小到大的幾個好朋友,多少性格都和我有點互補,都是那種性格開朗,熱情多話的女孩,和她們在一起時,我不會那么羞澀,不會那么不安,會去主動接觸陌生人和陌生事物。這樣的女孩身上像自帶暖光,而不像我身上帶的這種冷然氣息,雖然我的父母和愛人都覺得我暖、我搞怪。
世事總是那么奇怪,你覺得你是這樣,別人覺得你是那樣,大學時我有一段時期對自我的認知非常迷茫,曾發問卷問我的親人朋友們對我的看法,結果收到的回復都不一樣。
那時候我才明白,我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那個我。我的身份不一樣,表現則會不一樣。有時候我是女兒,乖巧懂事,有時候我是閨蜜,毒舌暖心,有時候我是工作人,冷面敬語……而同一身份,我在不同人、事面前,又不一樣,比如我是同學,我會對A熱情相助,也會對B冷眼旁觀。
總之,你眼中的我,千面不一。
我對你和顏悅色的時候,不能保證一輩子和笑臉相迎,所以請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