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和我說,閑暇的時候不知道看什么。
現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中外古今的書籍、國內海外的電影、日韓英美的電視劇,都圍在我們身邊,更不用提內容浩如煙海的互聯網,它每天產出的信息讓你一輩子也看不完。
在這些信息面前,人們很多時候是下意識的注意那些最顯眼的內容,比如網站的首頁推薦,電視的黃金時段節目,電影院最高的排片。何況這些熱點還會突然間高頻地出現在你身邊,一會是在朋友們的閑談里,一會是在公眾號的評論文章里,一會是在微博的熱門話題里。這些都在指引著你,讓你去關注這些當下最流行的內容,似乎它才是對的,它是最有價值的,雖然這些所謂“有價值”的內容其實一直在更迭著。
我說,與其去關注那些一閃即逝的“流行”內容,我更愿意品味“經典”。
所謂經典,是可以經久不衰的傳世之作,它意味著典范和權威,是凝聚人類精神財富的成果。也許它聽上去太高端,不接地氣,但它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
商場里那些歷史悠久的著名品牌,總會有幾種“經典款型”,各種商品莫不如是,這也是廣義的經典。那些經典的款式經久不衰,是顧客的大眾記憶,甚至成為這個品牌的標志性印記,像LV經典的字母組合圖案、香奈兒的NO.5香水都是如此。在時尚達人的眼中,流行易逝,經典永存。
文化的各個領域都有經典的魅影,被當作人們日常的電影、電視、音樂、游戲,都不乏經典,只不過它們都被淹沒在流行的大潮里,浮于表面的人看不到它們。
電影院里的大片總是排不完,電視上新的劇目天天在更新,雖然現在它們的廣告鋪天蓋地,它們的話題人人討論,但若干年后,這些作品還有誰會去在意?想想若干年前的電影電視,還有多少能讓人們回憶起來?
經典卻是長存的,司馬遷的《史記》傳世千年不絕,曹雪芹的《紅樓夢》數百年來不斷被后人推敲演繹,金庸的武俠作品幾十年來一直掛在人們嘴邊。經典作品的時效性總是很長,因為它們的價值是豐富的。
流行的內容未必沒有價值,商業社會之下能火起來的內容總有它的道理,它們往往滿足人們的某種需求,讓情感得到一時的宣泄和快感。也許它是笑料段子不斷讓人開懷大笑,也許它會秒殺數百鬼子讓人看的暢快淋漓,也是它會感人至深讓人潸然淚下,這些當然了不起,它帶給我們各式各樣的感觸,是我們閑暇時的一種消遣。
很多時候,一部流行的電影會讓你覺得不錯,你會心滿意足地看完它,但看完之后卻再也不會想去看第二遍了。流行的內容就是如此,它像糖水一樣,糖水很甜很好喝,但沒有人會因為喝糖水上癮。人們會因為喝茶上癮,喝咖啡上癮。咖啡和茶是苦的,但苦的有味道,有值得回味的意蘊含在里面。經典就像咖啡和茶,喝的第一口會苦,但如果你沒有放棄,繼續喝下去,三番五次,你會覺得味道變的不一樣,那味道并不是清楚明白的,它值得你細細地去品,慢慢地體悟。這體悟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流行的內容不會勸你思考,它們只需要你相信它,盲從它,它讓你開心或讓你感動,然后結束。這樣的內容自然不需要回味。而經典的作品,它的內容總會值得你的探究,引出你的思考。
如果你喝完第一口苦茶就再也不會去品嘗它,那你沒辦法去品味經典,它的價值是需要經過思考才能體會出來。對很多忙碌于生活的人們來說,下了班還需要動腦子實在是太辛苦。于是經典總是那么難以流行。
流行的作品卻不是這樣,它就是要讓自己放低身段,讓人們不需要思考就能輕松的理解,讓盡可能多的人去接受他。它總是以大眾知識的短板為標準的,自然它只能是淺顯的、最容易理解的作品。它也許是娛樂的,或是感人的,但也是愚人的,它適合作你的消遣,卻永遠不適合用來教你什么。鬼子不像抗日劇里面那么好殺的,生活也不像韓劇里那么唯美的。只是被流行文化熏陶而成長的人,必定也是膚淺的。
經典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如大浪淘沙。這個時代的內容太多了,但會留存下來變成經典的恐怕只會是滄海一粟,還好已經有那么多飽經時間檢驗的經典在我們身邊。如果你有時覺得生活乏味,覺得不知道看什么,那只是你懷抱寶山而不自知。不去品味那些經典,你就不會發現這世界有那么多的精彩。
如果你還年輕,如果你不希望泯然眾人,那你也許要少看一點流行,多讀一些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