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我們總得讓人圖點什么

大概是去年,看過一篇報道。

一個大齡女青年去咨詢心理專家,以前談了幾個男朋友,都散了,原因是他們看上的不是她這個人,而是她的條件。現在談的這個,她也提出了分手,他還是沖著她的條件去的。

按照常理推演,我覺得這個專家大概會像個知心大姐一樣,告訴她,那些不是真正愛你的男人,分了也罷,總會找到那個喜歡你的人。然后,姑娘就會高高興興的離開,在家安心等著她的白馬王子的出現。

沒想到是戲劇性的結局。專家在仔細聽了她的描繪后告訴她,你總得讓人圖你點什么吧,年齡和長相你都沒有優勢,什么都不圖,人家憑什么找你?

乍一聽似乎覺得專家沒有人情味,人家誠心誠意的說了自己的困惑,來找你就是為了解決問題的,你憑啥潑這么一盆冷水。

我卻覺得專家說的在理,話糙理不糙,要找對象,以后要結婚生活,總得有點東西讓對方覺得找你是對的。

對于這個姑娘的情況,具體不記得了,大概的情況是,姑娘研究生畢業之后回了家鄉的小縣城,回到父母身邊,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父母都是老師,加上父親退休后又開始了創業,家庭條件不錯。

姑娘找對象遇到的困難是,研究生畢業回到小縣城,年齡已不小,與她學歷相當的男青年少之又少,姑娘本身長得不太好看。所以,每當有人給她介紹男朋友,她總覺得對方是圖她的穩定工作和家庭條件,而不是真正看上她的人,越想越覺得不是滋味,幾段戀情都是無疾而終。

這個姑娘,看似要尋找自己圣潔的愛情,不想讓愛情里摻雜別的東西,卻生生的堵住了自己走向幸福的道路。其實,換個角度,自己有東西讓別人可圖,不也是一件好事嗎?

姑娘,難道你自己不也在圖別人的什么東西嗎?你物質不缺,所以你不圖物質,但你卻圖的是那個人身上的某種東西,比如愛你如生命、視你如珍寶,這卻是比物質更難得到的。你拿自己的物質換別人的真心,也未嘗不可。

如果偏要找一個不圖你物質,不圖你年齡,不圖你長相,什么都不圖又愛你如生命的,恐怕要蹉跎了歲月。

異性男女,從相識到相戀,再到結婚,總要圖對方點什么,有人圖長得好,有人圖性格好,有人圖對自己好,有人圖工作好,有人圖發展好,有人圖家庭好……什么都不圖,也就沒有了維系關系的可能。

朋友之間,也是要圖點什么的。

有人說,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圖朋友什么,依靠朋友讓自己得到點什么,因為我們兩個投緣,在一起有話說,所以才是朋友。

看看,這個有話說,不正是你所圖嗎?在一起有話說,就可以相互交流感情,排解煩惱和苦悶,心情好,你和對方在一起圖的不就是這個。

朋友之間圖的是能夠交流,能夠一塊喝茶吃飯,能夠一起出游,心情好或不好都有個人說話,大家再一起樂呵。當然,也有人圖朋友能夠幫忙,關鍵時刻能夠拉自己一把。

如果無所圖,那自然成不了朋友。

有一個朋友講述了他一段職場經歷。

他曾經在某個單位工作,工作量很大,但有另一個部門的一個年長的人總是找他幫忙干一些私活,占用了他大量的時間。他很少拒絕過,在外人眼里,他就是別人的跑腿的,甚至認為兩個人有私交。

但他自己心里明白,他對那個人只是表面上的順從,內心中并不認同他的做法,也沒有打算跟他走的很近。

之所以不拒絕,他看重的是對方的業務能力,這正是他欠缺的部分,通過幫他干活,順便可以學習很多東西。因此,不管外人怎么看,怎么說,他都可以不在乎。

對方圖的是他的能干,他圖的是對方的知識,兩人看似完全不搭的人各取所需,也合作融洽。

作為個體來說,別人對你有所圖并沒有什么不好,說明你這個人有價值,能讓別人有所圖,如果別人對你一無所圖,一方面說明你這個人不咋的,另一方面也說明你沒什么能力。

被人有所圖也并不是吃虧,別人圖了你的,有意無意的也會回報你一些東西,長遠來看你還是賺了。

與人交往時,應該考慮的不是別人圖你什么,而是你有什么東西讓人有所圖吧。

如果沒有,就努力變的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