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黑就給他這樣溫暖有愛的繪本

大部分的孩子,哪怕是大人,都對夜晚有或多或少的畏懼,這是為什么呢?

孩子想象力豐富,而同時又缺乏區分幻想與現實的能力,在大部分的孩子,尤其是認知能力和想象力瘋狂生長的學齡前孩子看來,當夜幕降臨,窗外、床底就是另一個陌生、未知,讓人畏縮的恐怖世界。

孩子怕黑源于分離焦慮。他以為自己睡著了,就會掉進沉沉的黑夜里,擔心會不會就此和媽媽分開了。

對于孩子來說,有“怕黑”心理太正常不過。如果孩子怕黑,千萬別責備“膽子太小”,也不用特意去鼓勵“勇敢些,小家伙!”只需要緊緊抱著TA,說些溫暖的話,比如“媽媽在你身邊呢”類似的話。

然而,怕黑是孩子跟爸爸媽媽分房分床睡的一個非常大的困阻。怎么辦?試試用這些繪本緩解一下孩子的怕黑心理吧。

《我的床下有鬼嗎?》

文/圖:G·V·西納頓

推薦閱讀年齡: 3-6歲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小杰克。

夜深了,杰克躺在床上,一點睡意也沒有。他翻來覆去,腦瓜里不斷冒出奇怪的想法。聽,什么聲音?吱~吱~吱~!?吱~吱~吱~! ?“爸爸,快來!”杰克大叫,“我的床下有鬼!”

雖然爸爸告訴杰克沒有鬼,可是杰克仍然不相信。鬼不在床底下,不在窗簾后面,也不在衣柜里......到底在哪里呢?

爸爸說:“我確定,世界上根本沒有鬼。”“好的?!苯芸碎_心地說,“一定是你把它們都趕跑啦。”“爸爸,晚安。”“做個好夢,杰克?!?/p>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名字讓人害怕實則非常溫暖的繪本。黑暗與未知總是會讓想象力豐富的孩子們浮想聯翩,帶來困擾,繪本里的爸爸被怕鬼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叫來,爸爸雖然看出了孩子的恐懼,但在安撫過后,還是離開了。因為這樣才可以讓孩子敢于直面恐懼,真正的獨立。

爸爸耐心有愛的陪伴,是孩子成長中的安全感,正是孩子成長的最佳良藥,讓孩子不再感到恐懼。

《吃掉黑暗的怪獸》

文:喬伊斯?鄧巴

圖:幾米

推薦閱讀年齡:2-8歲

小男孩球球不喜歡黑漆漆的床底下,總覺得那里藏著什么怪獸。這一回,那里真的有個小小的怪獸哦!

這只怪獸老是覺得身體里有個大洞,讓它覺得好餓、好餓。不過,這個怪獸什么也不吃,除了黑暗。怪獸吃光了所有的黑暗,可它還是覺得好餓、好餓。

最后,怪獸寂寞地坐在一個沒有黑暗的星球上,聽到了地球上傳來的球球的哭聲……

怪獸突然做了一件好奇妙的事情!

它用又大又黑的雙臂,把球球抱進懷里,輕輕的搖晃,球球就好像躺在搖籃里,球球很快睡著了,怪獸也睡著了。怪獸現在一點兒也不餓了。

推薦理由:幾米全新風格力作,首次與國外作家合作繪本,構思巧妙、畫面內容精美、細膩溫馨,充滿了豐富的想象。故事生動離奇、別出心裁,告訴孩子們“黑”的重要性。怕黑是孩子普遍面臨的問題,甚至也是某些大人們需要面臨的問題。這本繪本告訴我們,黑暗并不可怕,甚至有時還很溫柔可愛,是我們不可缺少的。有了黑暗,光明才真正的可貴!

《黑暗》

文:雷蒙·斯尼奇

圖:喬恩·克拉森

推薦閱讀年齡:3歲以上

一個名叫拉茲羅的小男孩,在他所住的房子里,總有一些黑暗的角落,讓他既害怕,又很好奇。

他最常去窺探的地方就是家里的地下室。他從不敢走下去。他時常想,如果他主動去拜訪黑暗,那么也許黑暗就不會來找他了。

結果有一天,小男孩屋子里的燈泡壞了,黑暗頓時彌散在整個房間。一個聲音循循引導著小男孩,走進地下室——燈泡放在地下室里的一個抽屜里……

推薦理由:作者站在兒童的角度去寫故事,他沒有輕視黑暗對孩子幼年時期的影響,他知道恐懼有時可以用另外的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就像黑暗有時會被照亮,也能照亮別人。它也是溫暖的,善解人意的。作者和繪者將兒童小時候都會面對的怕黑問題,用一種懸疑、又帶有一點點幽默的方式表現出來,并且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你好,夜精靈》

文/圖:莫迪凱·葛斯坦

推薦閱讀年齡:3-6歲

夜色漸深,大家都在睡覺,連金魚也睡著了,四處靜悄悄。除了主人公小男孩和薇薇。薇薇帶著小男孩,躡手躡腳地走出房間,來到院子里。

“快!他要來了!”薇薇的大眼睛在黑暗中發出漂亮的綠光?!笆裁匆獊砹??”帶著巨大的好奇心,小男孩走進了黑夜的世界。

“看啊!看??!”所有的鳥兒都鳴叫著。貓頭鷹、豪豬、兔子……小動物們都昂首期盼著,是夜精靈嗎?突然,一切都安靜了下來,大家等待著大事的發生。

天空漸漸明亮,影子開始溜走,所有的小動物都飛奔著離開。“我們睡覺的時間到了?!焙镭i說。原來大家準備回去睡覺了。

緊接著,樹梢上流光閃耀,云朵變成了橙黃色,大地、天空、花草都逐漸有了顏色,一輪金光燦燦的太陽從樹梢上蹦了出來,黑暗消失,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推薦理由:作者用孩子們能懂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在黑夜迎接光明的故事。用新奇的探索之心,讓孩子投身于夜色中,這樣的經驗絕對是他們內心恐懼的一次有效安撫,情緒與感受的直接對接,比講一萬遍道理都有用,能幫助孩子克服對黑暗的恐懼。而除了讓孩子戰勝對黑夜的恐懼之外,繪本也引導孩子用好奇心、探索、多角度地看待事物。

《一個黑黑、黑黑的故事》

文/圖:露絲·布朗

推薦閱讀年齡:3歲以上

從前,有一片黑黑、黑黑的荒野?;囊吧?,有一片黑黑、黑黑的樹林。樹林里,有一座黑黑、黑黑的房子。房子的正面,有一扇黑黑、黑黑的門。

門后面,有一個黑黑、黑黑的廳。廳里面,有一段黑黑、黑黑的樓梯。爬上樓梯,是一條黑黑、黑黑的走廊。走廊的盡頭,是一塊黑黑、黑黑的簾子。

簾子后面,是一個黑黑、黑黑的房間。房間里,是一個黑黑、黑黑的櫥柜。櫥柜里,有一個黑黑、黑黑的角落。

角落里,是一個黑黑、黑黑的盒子。盒子里,有……

盒子里有什么呢?

推薦理由:這是一個懸念迭起的故事,作者熟知兒童心理,她用一個連環扣似的結構把他們的好奇心緊緊地吊了起來。孩子們喜歡究根問底,他們會非要一口氣把這個故事讀到底不可。結尾太可笑了,相信一路上提心吊膽、神經繃得緊緊的孩子都會長長地舒上一口氣,然后情不自禁地笑出聲音來, 因此而消除對黑暗的恐懼。

畫面雖然偏暗,但很細致精美,而且每一頁都有很多細節,等著孩子去發現哦!

《小怪物怕黑》

文:凱勒·古特勒、拉琪爾·海姆斯達、

奧絲拉格·瓊斯多特爾

圖:奧絲拉格·瓊斯多特爾

推薦閱讀年齡:3-6歲

小怪物一個人在家有點兒怕,還好大怪物來陪他了。大怪物什么都不怕。

“你什么也不怕,是吧,大怪物?”

“是啊,我從來都不害怕!”

誰不想有一個像大怪物一樣的朋友呢?又強壯又勇敢。

可是,外面突然傳來了奇怪的聲響……

怪獸出現了,大怪物和小怪物都嚇到了。

小怪物問大怪物:怪獸有害怕的時候嗎?

大怪物說:所有人都有害怕的時候啊!

然后,小怪物知道該怎么做了!

推薦理由:語言雖然簡單卻生動有趣,插畫色調明亮、構思精巧,匯聚成一個簡單卻非常好玩的故事。孩子怕黑,具體可能到怕鬼、怕怪物、怕一切TA未曾了解的事物。但是如果告訴TA,其實小怪物也怕黑呢?只要孩子勇敢面對,搞不好,小怪物比他們更害怕呢!

《你睡不著嗎?》

文:韋德爾

圖:弗斯

推薦閱讀年齡:3-6歲

森林里住著兩只熊,一只叫大大熊,一只叫小小熊。晚上,小小熊因為怕黑睡不著,大大熊為他點上一盞小燈。

大大熊一次又一次地拿出更大的燈。可小小熊還是睡不著,還是怕黑……小小熊說,“還有黑!在外面呢!”他指著“熊熊洞”的外面,黑漆漆的一片。大大熊可為難了,全世界所有的燈都點上了,也照不亮這外頭的黑暗哪。怎么辦呢?

最后,大大熊牽著小小熊到熊熊洞外,抱起小小熊面對洞外漆黑的夜晚,只見星月當空,溫柔如水的月光下,小小熊竟自然而然地在大大熊溫暖、安全的懷抱里心滿意足地睡著了……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用溫暖陪孩子趕走怕黑情緒的繪本。大大熊用盡百般法寶,小小熊還是覺得害怕,是因為其實“小小熊”最期盼的,是“大大熊”的懷抱!或許這才能給他最大的安全感。

作者的繪本取材多半來自小孩日常生活中一個觀點或一份心情,而不是戲劇化的沖突事件。他擅長以鮮活的文字經營悠閑的故事旋律,提醒讀者:稀松平常的生活片段,一點一滴地慢慢醞釀著親子的親密和關懷。

《怕黑的小北極熊》

文:顏·瓦克爾

圖:尼古拉·度弗

推薦閱讀年齡:3-6歲

在北極,一年中最漫長的夜晚——極夜到來之前,小北極熊米卡害怕極了。從太陽落山開始,他便陷入了無窮無盡的恐慌之中。

幸運的是,他的表姐瓦尼爾來到他身邊,帶著他一起體驗極夜的神秘和美麗。瓦尼爾把米卡恐懼的事情一件件擊破。

米卡很快就不再害怕黑夜了。

推薦理由: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引導。怕黑,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黑暗中有什么,不曉得會不會傷害到他們。如果這時有一個引導者能夠帶著他走到黑暗中,陪伴著他一起往前走,并教會TA面對黑暗的關鍵策略:拿出燈,點亮,看清楚黑暗中的東西,然后一次一次地驗證這個策略。也許很快TA就不再對黑暗中的事物產生恐怖的聯想,不再害怕黑暗,變得越來越堅定勇敢了。

這本繪本是通過一個跟小熊同齡的表姐作為引導者,這個引導者非常合格。其實父母也可以作為這樣的一個引導者,只要是能讓孩子感到信任的人即可。

《討厭黑夜的席奶奶》

文:凱利·杜蘭·瑞安

圖:阿諾德·洛貝爾

推薦閱讀年齡:4歲以上

何鎮附近的山區里,住著一位老太太,人家叫她席奶奶。她討厭蝙蝠、討厭貓頭鷹、討厭鼴鼠、討厭田鼠。討厭蛾子、討厭星星、討厭黑影、討厭睡覺,連月光她也討厭,說來說去,她討厭的就是黑夜。

席奶奶用小樹枝扎了一把掃帚,要掃掉茅屋里和何鎮山區上面的黑夜。她又掃、又扒、又撥、又揮的,但是每次向窗外一看,黑夜還是在那里,就像天花板上掃不干凈的灰塵。

席奶奶想把黑夜裝在麻袋里、想把黑夜煮成湯、想把黑夜結結實實捆成一捆、想剪黑夜、想把黑夜扔給躺在破布堆上的老獵狗……她用盡了一切方法,但是都沒有辦法趕走黑夜。

席奶奶恨得向黑夜吐了一口唾液,但黑夜理都不理她。席奶奶冷冷的哼了一聲說:“我才不理你呢!”就轉過身去,不理黑夜了。

太陽爬上了何鎮山區的山頂。但是席奶奶為了跟黑夜拼命,已經累得無心享受白天的快樂了。她安靜下來,在鋪草墊的床上睡著了,等黑夜再回到何鎮,她到時候又有力氣好好的跟它干一場了。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非常生動有趣的繪本。它表達的是孩子很容易理解、很容易產生共鳴的“怕黑情緒”,和孩子一起閱讀本書的時候,席奶奶對黑夜的討厭和懼怕情緒,孩子會感到親切、熟悉和認同。而席奶奶試圖趕走黑夜的辦法,又會讓孩子感到非常的新鮮、有趣和好玩兒,孩子會懷著新奇的、饒有興趣的心情和大人一起一頁頁地翻看這本書。但因為繪本的主色調偏單調,推薦給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閱讀。

作者用一種詼諧幽默、輕松愉悅的說故事的方法,除了幫助孩子消除怕黑的情緒之余,也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真理:人要遵循自然規律辦事,不然的話,不但會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盡一無所獲,還會心情郁悶,失去快樂,失去本應可以享受到的生活中的美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