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朋友聊天,她說每天瑣事比較多,現在自己的狀態老是光想不做,拖延癥嚴重,每天效率不高。可能很多人和我朋友有一樣的感覺。“拖延癥”是現代信息社會興起的一個詞,是這個信息量爆棚社會的產物,就像我朋友說的每天瑣事比較多,主要是不知道該做哪件好,一拖在拖。
一 說拖延
? ? ? 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拖延,是在今年的三四月份工作上的事情多,棘手case比較多,導致手頭上需要處理很多事。然后我把棘手case一拖在拖,直到不能再拖,最終被時間打敗,現在回想真的是我非常受挫的一段時間。
二 覺察改變三部曲
1 推遲滿足感
? ? ? 我要感謝《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雖然我讀下來對里面掌握的點不多,但是推遲滿足感這五個字讓我受益匪淺。推遲滿足感意味著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先面對問題,感受痛苦,然后解決問題。痛苦一小時,快樂七小時和快樂一小時,痛苦七小時,你會選擇哪一種?這個概念讓我在接下來工作中碰到稍微棘手的case,我擁有了一個強行動力,先去做這件事,早做早擺脫。
2 清單梳理
? ? ? 感謝Angie老師課程給我帶來清單這個概念,這個概念讓我知道是我工作上很多事情都可以通過清單來梳理,通過計劃清單來安排自己一天的時間,開啟到了某個時間段就自動去做的模式,對自己的時間擁有一個掌控感,防止拖延。當然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可以列出拖延與治療方法清單。比如是事情太難,不知如何下手?還是嫌麻煩,怕做了做不好,又或者是現在時間很充裕,先不急等等......根據對應癥狀寫出對應的解決方法。
3 人為斷網
? ? ?網絡信息海量迅速,可以鏈接一切信息,所以我們經常會拿著手機刷微博,淘寶,看看朋友圈,等回過頭才意識到已經過去很長時間,該做的事情還是沒有做。在一些時間人為斷網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 寫在最后
? ? ? ?我一直都不是一個喜歡給自己貼上“拖延癥”標簽的人,即使我過去有過拖延。因為我怕對自己的一個身份認同就是一個會拖延的人,我怕吸引力法則,因為我們的意念、思想都是有能量的,振動頻率相同的東西會相互吸引且引起共鳴。
? ? ? ?拖延癥導致的效率不高等問題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去接觸越多,不斷更新思想,即刻行動,戰勝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