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喪失和創傷,
失去親近的人,
可能是死亡或者是離開;
失去未來的各種可能性,
以及身體的損害等。
創傷程度不同,
給我們帶來影響程度也不同。
有人會性格大變,有人突然叛逆,
有人總是感到孤獨,有人情緒壓抑……
七彩人生創始人徐健茗先生說:
“一個帶著未處理好創傷的受害者
不能控制自己,
沉浸在對過去創傷記憶的反復糾纏,
回避所有社會關系,
飽受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影響,
并發展出自己特有的防御方式,
如軀體形式,物質成癮以及性行為異常,
其中不乏自傷、自殺和反社會行為,
對家人和社會造成很大影響?!?/p>
所以,過久逃避自己的情感問題是有害的,
但尋求幫助永遠都不會太遲。
心理創傷修復過程中,
憑借意志進行自我調適是非常重要的。
《七彩人生之道丨如何療愈心理創傷?》
一文中提出了自我修復的方法。
一、省察過去的傷痕,回溯過去
心靈治療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自我省察”。
了解自己在成長歷程中曾發生的事,
并用現在的眼光去檢視。
一個人特別憤怒或過度受傷的“情緒過激”反應,
通常與小時候的原生家庭有關。
現在,我們要學習用
現在的、較成熟的、更客觀的立場
審視過去所發生的事情。
二、了解自我防衛的三種型態
人際互動時,有三種自我防衛的型態,
分析自己屬于哪一種,
然后清楚地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第一種是“討好型”,
以“討好人”來保護自己。
這種人總是笑嘻嘻的,
保護自己的方式就是甜言蜜語,
主動上前和人握手、打招呼,
用“只要我乖,人就愛我”的內在誓言,
希望天下所有人都愛他。
第二種是“攻擊型”。
在人還沒有指責他之前,先兇狠的指責別人,
與每個人保持距離。
用這種方法可以隱藏自己的軟弱,
不輕易被人刺傷,但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因為他內心其實很需要愛,
卻用攻擊的態度拒人于千里之外。
第三種是“隔離型”。
既不攻擊也不討好別人,
只是把自己隱藏起來,
保持遙遠距離,冷眼旁觀。
有的人是“電腦型”,
凡事用邏輯分析,過度運用理性,
以隔離感情的方式保護自己
有的人是“小丑型”,
雖然表面上嘻皮笑臉,
卻從不開放自己的內心世界。
如此一來,雖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但享受不到與人心靈相契的喜樂。
三、寫情緒日記能更了解自己
嘗試寫“情緒日記”,
仔細思索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會讓你有情緒過激的反應,
把這類事情記錄下來,
對于自己的成長、心理復建很有幫助。
最后,
我們要做的改寫人生劇本,
重塑自我
過去深沉的創傷,
需要借專業輔導幫助你走出傷痛。
人類從出生開始就伴隨著創傷,
人們處理創傷的方法就是與外界,
特別是與一個非我的客體
建立親密穩定的情感關系。
當我們能真正傾聽、接納、了解彼此時,
便在其中獲得醫治。
而這種心靈相契、具矯正性的
情緒治療經驗,
是心靈醫治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
如果你經歷過創傷,
那么希望你能看到
它給你的生活和心靈帶來的影響,
開始尋求心理幫助。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親友,
那么你能給他們最好的幫助,
就是傾聽、鼓勵與陪伴,
以及建議他們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幫助。
如果說,人有一次機會重生的機會,
那它一定發生在
你開始真正面對自己內心問題的時候。
漁漁想問你
是時候該面對自己內心的問題了
你經過什么創傷呢?
說出來
就是療愈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