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好像又回到本質(zhì),蓮心居士說過佛陀說,在我圓寂之后,無論任何一種法門,或者任何一個人所說的內(nèi)容,如果能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亦即三個法印(第一個,是諸行無常;第二個,是有漏皆苦;第三個,是諸法無我;),我不能假裝不害怕,但我最真切的心情是感恩。
我愛過,也被愛;我收獲滿滿,也付出少許;我讀書、旅行、思考、寫作,跟這個世界來往,一種作者和讀者之間特殊的來往。最重要的是,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我是一個有感知能力的存在,一個懂得思想的動物,單單這一點(diǎn),已經(jīng)是無上的恩寵和探險。
我問朋友,你覺得你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你有信仰嗎?很多人回復(fù),信仰這個東西,可有可無.整天搞那些神乎其神的東西是干什么,但是,很多個時候,我們都是靠信仰活著.你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美好的事物,這都是可逆的,因?yàn)槟憧吹搅怂膬?nèi)心,至少它是不讓你憎恨或者厭惡。人們總是不愿被別人欺騙,卻寧愿自己欺騙自己。
“但是,”我對自己的內(nèi)心說,“你難道不覺得,到最后,你自己、你的家人和朋友,你自己對生活的認(rèn)識和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嗯,對!
讀過一行法師的書,洗碗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從事洗碗;剝橘子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剝橘子;走路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走路。每一滴水滴落在手指之間,每一絲橘皮的香氣剎那的濺出,每一次腳跟踩到泥土上的濕潤和柔軟,你都要全方位地去感知、觀照。“如果這種全方位的感知、觀照,我在我的內(nèi)心里感受到了,”那是不是造見我的內(nèi)心了呢?
于是,我在飛馳的列車上,給自己列了一個清單.嘴里還有沒有啃完的小胡鴨,我喜歡這種刺激而又歡快的生活.
1. 一次只做一件事。
2. 不要開始企圖寫書.
3. 不要緊張。鎮(zhèn)定、開心、放肆地去做手邊的事。
4. 依計(jì)劃做,不隨情緒。
5. 無法創(chuàng)作的時候至少可以工作。
6. 每天做一點(diǎn)點(diǎn)收尾,不要加肥料。
7. 保持人性。跟朋友出去混,出去玩,想喝酒就喝。
8. 不要做奴馬。工作是為了開心。
9. 想停就停,但是第二天要繼續(xù)。專注,找到核心,化繁為簡。
10. 別去想你要寫什么書。只想你正在寫的書。
11. 永遠(yuǎn)寫作優(yōu)先。畫畫、音樂、朋友、電影,都殿后。
上午:如果情緒不對,做筆記,編排,當(dāng)作靈感。
如果情緒不錯,那就寫.
晚上:跟朋友混。到咖啡館看書。
到不熟悉的街區(qū)去逛,如果下雨就走路,不下雨就騎車。
情緒對了就寫,但只寫不那么重要的東西。沒靈感或者累了,就畫畫。
白天保留充分時間偶爾去逛一下美術(shù)館,或騎一下單車。不要看電影。一周去一次圖書館看資料。
生活可以很美好,也不需要人認(rèn)同,因?yàn)椋悄愕慕K究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