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5 高考式教育


我是一名即將畢業走出校園的新聞傳媒生。

所謂新聞報道,就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

新聞的本源是講究用事實說話,新聞是對客觀事實進行報道和傳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聞信息中的內容必須對事實具有真實傳達。

在這里解釋新聞報道的含義,只是想說,這不是一篇新聞稿子,也不是我想用輿論的力量做些什么,單純的想告訴大家在我身邊所發生的事實,我相信許多高中生,高中生家長都感同身受!

我妹妹今年上高三,暑假重慶高溫,妹妹所在學校要求高三學生補課一個月。全中國的高中生幾乎都會參加自己學校多排出來的20天的課程。也許妹妹的學校“臉比較大”,所以她們上了30天。家長都給予了學校老師的支持,同時也安撫自家孩子的情緒。前些天的下晚自習回家,妹妹滿是抱怨,中秋當天不放假,她說第二天不想去念書,想請假?我真的很想去問問學校領導人,大多數學生放假休息,你留住了同學們的人,她們的心在哪兒呢?我從高中畢業剛好三年,高考那時的日子,彷佛歷歷在目,妹妹嘮叨的同時,我啞了聲,不知道怎么安慰,因為這就是中國的高考現狀!

這本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我沉下心來看這個問題,細思恐極!全中國人民都看重高考,可以這樣說,在中國高考值萬金,百分之八十的中國人認為高考沒考好的學生以后沒出息只能做沒用的人,會受苦受累。是的,我不能否認高考為我們帶來的機遇、人脈關系,它為我們提供更好的平臺去交流展現自己,在這過程中快速的得到自我文化素養的提身。但就是因為一所好大學給我們所帶來的好處,讓我們的家長,讓教育工作者時常忘了初心。就好比一群好朋友一起參加一場競賽,大家都開始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競賽過程中,他們不斷的追逐名與利,丟掉了一開始的初心。比賽完,大家都得意洋洋,一臉神氣的說,看!我比你好!那么現在的各個學校之間也一樣,第一種情況:你看其他學校都不放假,我們也不能輸了陣勢,不放!第二種情況:其他學校放假了,但人家學生底子深厚玩得起,我們必須勤能補拙,也不放!第三種情況:大家都放假了,咱也放吧,學的開心就好!第三種情況我不敢保證中國沒有,但我至少敢說重慶沒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念書做題做題念書,都給老師甚至學生和家長形成了這樣的觀念:我今天比她少看了一頁單詞,少背了一首古詩,少做了一道數學題,我落后了,不行不行,我要趕上去。那么,我想問問,我們學習的初衷是什么呢?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呢?學習之后我們要去做些什么呢!很簡單的三個問題,就是哲學里不斷探討的三個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

很多人這樣回答:

是什么:學習是想念一個好大學!

為什么:因為好大學能找好工作!

找到好工作以后呢,你怎么辦?

怎么辦:兢兢業業的上班,結婚生子!

估計這就是我們這一代許多孩子的真實寫照。

我念書一直不太好,也不愛算數學題。我這么多年來,唯一保持下來的習慣只有看書,看各種不一樣的書。看書是什么,是可以收獲快樂、汲取知識。為什么看書,看書使我快樂,能夠體會各種不一樣的人生,因為喜歡所以堅持。書中讀到的知識,怎么運用?中國有句古話,腹有詩書氣質華。你所學到的東西在潛意識里表現在你的舉手投足之間,為你帶來新的際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大家都明白這句話。我相信,教育工作者本著初心,傳道授業解惑,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興趣,一所學校整體水平也會隨之提高。不要為了提高學校的知名度而大量的占用學生休息時間補課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導致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尷尬效果。

世間萬物,物極必反,慧極必傷,學習亦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