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民謠第一首歌就是火了很久的南山南,可惜是因為滿是套路的某選秀節目才被人們熟悉,在節目開播之前,這首歌我循環了不止一個月,耳邊常是馬頔粗糙性感的聲音,"他說你任何為人稱道的美麗,不及他第一次遇見你。"
? ? 這樣的小眾音樂在現在只看臉的年代異常不討喜,小孩聽tfs,青年聽周杰倫,中老年聽鳳凰傳奇,像左立曾經唱過的董小姐,人人都覺得左立有故事,但是很少有人愛上那個唱了很久民謠的宋胖子。他的《斑馬斑馬》、《夢遺少年》、還有我最最喜歡的《萬物生長》等等等等就像淹沒的眾多好歌一樣被冷落,人們談及甚少,少之又少。又像趙大格唱的《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掀起的熱潮,應該只有少部分人了解原唱阿肆吧。選秀節目常問,"你的夢想是什么"?"我的夢想就是音樂,我熱愛音樂。"狗屁。城市套路深我想回農村。
? ? 喜歡民謠不是為了做一只隨眾的跟風狗,而是為了跟隨淪陷其中的心,像煙癮酒癮,癡迷其中講述的故事和青春。我就像個分裂的精神患者,腦子里常常蹦出兩個小人兒。既希望民謠火到大江南北,又怕更多人發現這片寧靜的極樂凈土,因為我知道某些東西一旦受到矚目之后就會失去曾經的感覺和韻味,原諒我這厭世的腦袋。
? ?民謠與詩好像沒有什么不同,除了偶爾幾句大膽粗俗的用詞成為人們行走的荷爾蒙起哄的熱點外。懂了民謠為什么總是讓人想哭,大概大家都知道陳粒不會唱一輩子祝星,送給逼哥西班牙餡餅的港島妹妹也只是歌里的人,趙雷唱了南方姑娘卻沒人為北方姑娘寫一首歌,麻油葉里不只有宋冬野和馬頔還有唱北方女王和咬之歌的堯十三,但我個人最愛的是他的他媽的——"媽媽我愛上一個姑娘,可是她卻在別人的床上呻吟。"馬頔的海咪咪小姐不會再回來了,但是他娶了傲寒。金屋藏嬌的馬頔和宋冬野,讓本來文藝的世界突然沾染了些許現實的冷清,似乎在我眼里,民謠是另一個世界,唱民謠的也一定不是這個人滿為患的黑色世界的人。但結果往往不是,他們一樣熱烈的愛過,經歷過,擁有過,和所有人一樣在世間浮浮沉沉。只不過他們的腦袋想出的東西又可愛又迷人,甚至把本人襯托的都神圣而神秘,從此多了太多崇拜歡喜的像我這樣的迷妹和迷妹夫們。
? ?如果在夜里循環民謠那么通常會整夜睡不著覺,簡直比聽云母逼的搖滾還要刺激哦。整顆心仿佛掉到懸浮的海浪里,神經開始慢慢的興奮起來,繼而大腦開始不停的運轉,這時候就要提筆寫點什么了,寫點什么呢,沒什么好寫的,我又不是一個有故事的女同學。
? ?幾個月前,看到趙雷出現在電視熒屏上,他拿著一把吉他,三十歲不到年輕的臉,跟我之前想象的集猥瑣與文藝的大叔形象簡直千差萬別。清瘦干凈的樣子讓人心生歡喜,想起他在2015年北京演唱會上害羞靦腆的聲音,"把你們的手電筒都打開吧?"接著又是一陣可惜。民謠什么時候才能變得大眾呢,真正踏踏實實做音樂的人什么時候才能被更多人喜愛呢,不知道為什么,接觸的越多,對民謠的喜愛就又多了一層,為它時常帶給我的驚喜,比如陳鴻宇也比如李志。
?我看過一篇文章,里面講到記者采訪李志對馬頔音樂態度的時候,他批評馬頔的音樂過于迎合受眾。我一直覺得天下民謠皆一家,像馬頔說的沒有好與不好,只有喜歡不喜歡。喜歡馬頔,不管他迎眾還是耍酒瘋飆臟話都喜歡,喜歡李志,不管他特立獨行還是滿身的刺都喜歡。
? ?有時候甚至覺得民謠是一種信仰,因為身邊沒有似親人那般無畏無懼的存在,所以夜深人靜或寂寞難捱的時候,多半是民謠陪著我。那是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深刻而體貼。又因為大多時候迎合自己的心情,所以時常覺得是寫給自己的歌。如果有一天我老了,他們老了,唱的民謠我還是會聽。
? ?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喜歡民謠的多數是好看的特別的人,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