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陸作曲家的束縛羈絆,只留一股成熟雋永,也沒有香港音樂人的盛氣浮躁,卻有著港式配樂的瀟灑豁達。這個出生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音樂家,不同于顧嘉輝、黃沾等人的英年得志,直到90年代借著香港影視娛樂的發(fā)展才得以才華顯盡,這個成在內地,藝在香港的電影配樂家以一己之力串起了兩岸三地中國人關于武俠世界的情感共鳴,他就是胡偉立大師。
胡偉立從1986年離開大陸赴港投身影視創(chuàng)作,到1997年退休,數(shù)余年間胡偉立為眾多影視劇創(chuàng)作配樂,可以說胡偉立的配樂見證了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代。在這段時間內,諸多的香港經典影片均烙上了胡偉立先生配樂的印記。這些音樂伴隨著李連杰瀟灑的動作,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成龍的動作雜耍,成為了一個個符號,在這每一個符號的背后都牽連著一個光影的世界。它們異彩繽紛、或嬉笑剛正、或俠骨柔情,伴隨著兩岸三地的觀眾一路成長,成為了人們記憶的聲音。
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國產凌凌漆》《鹿鼎記》《審死官》
星爺好多經典電影的配樂都出自胡偉立大師。大師的配樂可以演繹江湖俠客的豪邁柔情,同時也可以詮釋江湖中小人物的戲謔和可愛。假如失去了胡偉立深明大義、調侃戲謔的配樂的話,真不知道觀看星爺?shù)碾娪皶倭硕嗌倏鞓贰R话阄覀兛粗苄邱Y的電影可以感受到一種大悲者大喜,大喜者大悲的交錯情緒,其中他的電影有化粗糙無厘頭的生活為特立獨行的美學的奇跡。他可以用一種世俗的低端制造登堂入室的藝術質感,在荒誕調侃之中攜帶者一份江湖的詩意,也帶著對嚴肅生活和莊重藝術的解構和嘲諷。
胡偉立在和周星馳合作的時候拋開了江湖俠客之大者的莊重滄凌,進入了更加世俗的小人物的內心悲喜之中。兩個人的合作相得益彰,周星馳用表演刻畫著內心的悲喜,而胡偉立則用音樂表達著生活的歡快和悲戚。
其中我們記憶比較深刻的《唐伯虎點秋香》中那段打擊樂正是大師胡偉立的即興創(chuàng)作。一般都是先由作曲家創(chuàng)作樂曲,然后演員在根據音樂進行創(chuàng)作。可是這一段現(xiàn)實戲謔的打擊樂是星爺在拍攝的時候突發(fā)奇想的,而胡偉立只能根據周星馳的表演來進行創(chuàng)作。
《國產凌凌漆》剛開始的開篇音樂充滿了懸念,讓我們覺得大師的音樂俏皮起來也是有模有樣。可是這種調侃俏皮的音樂沒有始終貫穿整部影片,而是選擇了在細膩、哀婉的悲情中刻畫了一個深藏功與名的小人物的內心世界。
如果說大話西游是一個男人在成長當中對事業(yè)和愛情兩者之間取舍的妥協(xié)和無奈,相比較的話,國產凌凌漆則是一個成熟男人內心深處的隱秘。
由胡偉立作曲、黃沾填詞并演唱的鹿鼎記主題音樂《開心做出戲》京韻十足,完美的詮釋了周星馳在影片中角色的灑脫不羈。與其說音樂襯托的韋小寶被卷入政治與江湖紛爭中的混沌不羈,不如說是胡偉立和黃沾兩位大師對人世間真真假假的豁達和不屑。
當時《審死官》和《鹿鼎記》的配樂是一起做的,其中宋世杰和韋小寶兩個人雖然都是諧星,可是風格卻完全不一樣。其中韋小寶是那種市井之中的痞氣,而宋世杰呢,是一個有點小壞的知識分子狀師。所以胡偉立大師將兩者明顯的區(qū)分開來了,在《審死官》中使用二胡來盡情表現(xiàn)出梅艷芳的媚態(tài),給宋世杰來了一場他鬼祟動作的小曲,可謂是渾然天成。
李連杰:《太極張三豐》《中南海保鏢》
《太極張三豐》主要講述了張三豐成為太極宗師的故事。影片中胡偉立用音樂勾勒出了太極的玄妙意境,從開頭的悠揚,到劇中的幽怨和相思,再到后來沙場對決時的激昂,直至大決戰(zhàn)時的宏偉壯闊,都完美的和太極意境絲絲入扣。其中樂曲《偷功》更是成為武俠電影的標志性符號。其中二胡的悲苦在力道十足的琵琶和鼓聲中顯得蕩氣回腸、剛勁有力,更是將那種刀光劍影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了出來。同時也隱約包含著一種竊喜和向上的令人亢奮的激越。
胡偉立在影片《中南海保鏢》的配樂上表現(xiàn)了強烈的節(jié)奏感,或懸疑緊張、或激蕩昂揚、或柔曼細膩。配合著李連杰干凈利落的動作和槍戰(zhàn)場面,將中南海保鏢的形象刻畫的正義凜然。其中影片主題曲《請你看著我的眼睛》則柔情蜜意,將鐘麗緹性感嫵媚的眼神和李連杰堅毅眼神的交錯刻畫得讓人心旌搖曳。
成龍:《醉拳2》
似乎每個中國人內心都有著一個江湖情結,每一位華語導演都有著一個武俠夢。武俠世界可以稱得上是一面鏡子,有的人窺看到權利,有的人窺看到心魔,有人羨慕江湖眷侶,有人傾慕江湖的放蕩不羈,肆意恩仇。在眾多的武俠世界作品中,藝術家們嘗試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刻畫中國人內心的武俠世界。
《醉拳2》中,徐徐醉態(tài)的步履、瘋狂不羈的角色性格詮釋出了一種粗糲瀟灑的近乎于魏晉風度的江湖世界。胡偉立擔綱的主題音樂有著高亢豪邁、節(jié)奏強烈,給人以精神上的振奮和膽氣上的無畏之感。一曲醉拳寫盡了武林豪杰的風流倜儻和不拘一格。
其中影片配樂《市集》則一改主題曲《醉拳》的壯志豪情,曲調調皮輕快,將市集上的喧囂熱鬧描繪的生動和諧,超脫出了武俠世界以往的悲情俠義色彩,將江湖世界描寫得更為生活和市井。
胡偉立先生的配樂鑄就了一個時代的印記,為香港電影配樂注入了更為蒼茫廣闊的北國情愫,使得香港武俠電影無論從格局還是情懷上顯得更為豐富多彩。在胡偉立的筆下,傳統(tǒng)民樂西洋音樂和輕靈的電子音樂或分庭抗禮,或糅合并用,也如同構造了一個音樂的江湖世界,既寫盡了江湖大義,又注解著世俗小人物的精神緯度,亦將兒女情長描寫的細膩雋永。那一幅幅刀光劍影的江湖畫面,一段段恩恩怨怨的兒女情愁,一招招出神入化的蓋世神功,已經漸漸隨時光的波濤流逝而去,徒留下武俠光影的記憶,演繹著江湖光陰的斑駁錯落。
當然了,除了上述大圣提及到的配樂,胡偉立大師還有好多膾炙人口的配樂,比如笑傲江湖中的琴簫合奏曲、《東方三俠》《封神榜》配樂等等。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少了這些記憶中的音樂符號,我們的回憶會少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