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積極與消極,存在即是合理的
一、課程主題是換個角度看情緒,看見情緒背后的意義。精華回顧:
1、課程目的:只有了解“小我”的生長原理,? 針對情緒的問題,才能學到靜觀其變。
“ 小我”也是我的一部分,允許小我的存在,接納自己無論積極還是消極的情緒,引導小我向好的正能量方向發展。但一味的樂觀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有時候我們也需要負面情緒的導入。
2、踢貓效應:任何事情都是有聯系的,故有連鎖效應。
3、常見情緒列表:
(1)憤怒,失望,沮喪,難過,抑郁,無奈——對自己的評價比較高
(2)擔心,焦慮,害怕,恐慌——似乎對自己不那么自信,有點自卑
(3)痛苦,怨恨,悲傷——更愿望讓其他人舒服
4、任何負面情緒背后都有積極的意義:結合李中瑩《負面情緒的正面意義》
發掘情緒背后真正的意義:其實每一種消極情緒,背后也有著積極的意義,是看我們如何去理解和處理。“小我”情緒送給我們的一筆財富,傾聽情緒背后的聲音,感受情緒帶給我們的積極能量。
憤怒:給我們力量去改變一個不能接受的情況,高能量的情緒,幫助我們對不愿接受的情況做出改變。
失望:在行動沒有達成期望后幫助我們重新評估期望并以此調整我們的行為。
無奈:現有的方案并不合適,需要創新和突破思考。
痛苦:當下的情況是危險的,指引我們去搭建一個擺脫的方向(繼續這樣做會繼續痛苦),幫助我們減少損失。
害怕:在實施行動前幫助我們重新評估期望并以此調整我們的行為。
恐懼:高能量的情緒,幫助我們提高對于潛在問題的警覺性。
生氣:生氣是代表想控制他人的高能量的情緒,幫助我們做出反應并采取行動。
悲傷:從失去中獲得智慧,幫助我們更加珍惜當下所擁有的東西。
后悔:幫助我們反思在已經無法做到最好的情況下,如何做到更好。
糾結:內心的價值觀定義是模糊的,還需要進一步明確。
內疚:幫助我們用現有的價值觀判斷并限制我們的行為。
緊張:強化對目標的期望,幫助我們集中精力以保證成功。
慚愧:反省事情還沒有做完,還有其他的行動需要采取。
討厭:需要擺脫或改變現狀,并幫助我們找到擺脫或者改變的辦法。
壓力:幫助我們集中精力,并為下一步行動提供動力。
憂慮:高能量的情緒,幫助我們提升對事件的關注。
5、處理情緒流程:覺察→傾聽→理解→調整→行動
方法:隨手拿起物品,XXX我看見你了,你是我的小我,你要跟我說什么?
覺察:發現某情緒;
傾聽:擁抱小我,聽她怎么說?
理解:積極與消極同存是合理的,需要引導負面情緒走向積極:
調整情緒:任何負面情緒背后都有積極意義;
行動:想了就去行動,執行了才會有結果 。
6、覺察的四個階段:不知不覺、后知后覺、當知當覺、先知先覺。
(1)不知不覺--無意識無能力。
(2)后知后覺--有意識無能力(“明明”的階段):
(3)當知當覺--有意識有能力。
(4)先知先覺--無意識有能力,可以做到很好的風險防范。
“先知先覺”是超能力嗎?不,只是未雨綢繆!比如,為了防止明天起不來,前一天晚上,你會有意識選擇早睡,或定好門鈴。積極主動,咱們可以為自己的明天負責!
7、刻意訓練模式:
遇到問題——>分離大小我——>傾聽大小我的對話——>判斷選擇 ——>自我覺察表——> if....then....——>行動執行!!
8、感謝推薦這本書《改變提問 改變人生》里的ABCC法則:
A(aware)覺察:我現在處于批判者狀態嗎?
B(breathe)深呼吸:我是否需要停下來?
C(curiosity)好奇:我是否了解所有事實?
C(choose)選擇:我的選擇是什么?
這個法則可以與分身術結合起來刻意訓練,用語言以及情緒覺察表去記錄觀察自己的行為,讓自己漸漸能夠察覺并引導情緒。
二、自我覺察表案例:
“分身術訓練營”是由幸福進化俱樂部發起的元習慣提升類產品。活動具體內容請詳見:http://blog.hiddenwangcc.com/produc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