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緒的主人,踢翻“不高興”!

情緒是個什么鬼?

拿破侖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整理下,我們每天的日常,早上起床,洗臉刷牙,趕路上班下班,晚上吃飯睡覺。情緒是不是一直伴隨我們?

白天起床時,發現外面大雨滂沱,想到上班的路上很容易積水,額…這心情忽一下就低了。

上班聽說這一周末不用加班可以休息,心情甭提多爽了,中午還要加個餐犒勞下自己。

晚上吃完飯到江邊散散步,吹著愜意的海風,放空心情,感受悠閑。

每一天心情的變化,就是情緒在主導,可以說情緒就是我們的晴雨表。情緒最直接的喚醒方式就是通過感覺引起變化,比如聲音、畫面、觸覺等。

那么,情緒在什么情況下會被喚醒呢?

舉例1:戀人吵架,最后雙方變得非常憤怒,爭吵的過程中通過語言不斷刺激對方。

吵架是最容易引起情緒的方式之一,稱為情感范圍引發情緒體驗。心情會在情緒的引導下變得生氣、激動,臉色會漲紅,有的人還會哆嗦,這就是情緒的表現,你此時很憤怒。

例子2:小可窩在家看電影,看到某個片段,突然淚流滿面,不能自已。

我們在看電影或者電視劇時,都會有這種感覺,特別是感性的人。會被劇中某個人物過某個情節所感動。這稱為移情性情緒體驗,就是把自己代入到情景之中,從而喚醒情緒。

例子3:阿呆小時候被狗咬過,長大后只要看到狗,他就有一種莫名的恐慌。

經歷過戰爭、車禍、火災的人,都特別害怕看到相似的情景。因為一旦看到或聽到,就有一種回到噩夢的感受。這稱為誘發性情緒體驗,相近的事物(人)都會勾起曾經經歷過的回憶。

以上三種情況是情緒喚醒的基本條件。

那么從時間緯度上看,情緒又是怎么定義的呢?

像爭吵這一類的,一般是比較短暫,大概幾天之內就會恢復。而像經歷創傷這一種屬于長期的,有幾年甚至一生都伴隨。還有一種是平時比較穩定但在特定時候會出現也屬于長期性質的,像我們的愛國情懷,對家人的關懷。

情緒有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之分。積極的如快樂、驚訝等,消極的有悲傷、憤怒、嫉妒。

有時我們只有其中一種情緒,如快樂,有時會有混合的情緒,如悲傷和恐懼。

我們總說要成為情緒的主人,學會控制情緒,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控制情緒呢?

1、學會找到情緒的根源。

先給情緒貼個標簽,然后想想情緒是怎么引起的。

比如我們在和別人爭吵的時候,這時候情緒的標簽是憤怒,是因為爭吵形成的。

2、尋求化解情緒。

還是說爭吵,當我們爭吵時,就事論事,說明矛盾點,并告知對方這樣的方式不能處理問題,需要冷靜,坐下來談談,將憤怒的情緒化解。

如果,面對的情緒是突發性的,咋整?

情緒的崩盤就是意識失調。比如同事把你昨晚交代的事情給忘了,今天客戶打電話來投訴,這個時候你的情緒躥一下就上來了。

那我們怎么hold住情緒呢?當我們內心激動時,先給自己一個極短的間歇,在情緒崩盤前,讓理智回來。當感覺自己要爆粗時,心理默念一串數字,粗口就生生咽下去了,這個方法親測還挺不錯。

接下來找到同事,告訴他這個事是由他而起的,導致顧客投訴,現在你很氣憤,讓他盡快拿出解決辦法。

這個話術套路需要有實際描述,有情緒表達,有需求,對方一般既能感覺到我們的情緒,而且是事實情況,很難拒絕請求。

比如我們在公共場合或者車廂里,有人抽煙,我們很生氣,這時要告訴抽煙的人,這里不能抽煙,你抽煙會影響到其他人,請熄滅!有描述,有表達,有需求,重要的還不會引起情緒失控。


情緒長期積壓,整個人都不好了,怎么發泄?

我們每天活在這個世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焦慮,工作,生活,感情,都讓我們內心的情緒無處安放。

每天面對上級和同事,還有無休止的加班和不規律的進食,身體已經被掏空了,只有情緒攢了一肚子,所以我們總會朝身邊的人發泄。

相信父母是我們發泄最多的對象,其次是伴侶。我們總是習慣把不好的一面送給最愛我們的人,因為只有愛我們的人才能包容。

同時,每天我們的手機給大腦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爆炸信息,我們不停地接受不管好壞的信息,久而久之大腦的過濾系統崩掉了,垃圾積累越多,焦慮上升,我們的負面情緒越多。

情緒的積累,如果沒有發泄,還可能導致我們身體出現毛病。比如腸胃不適,頭痛,上火,頸椎病等。

改變情緒積壓的方法,關閉手機和wifi,安靜地享受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可以通過看書、畫畫(偏向安靜的人),跑步、健身(偏向運動的人),發呆或靜坐(偏向懶癌的人)。

放空自己,就專注做自己想做的事,讓情緒慢慢地平靜,通過當下做的事情去釋放。筆者釋放情緒的方式就是跑步和寫作,如果你不喜歡寫作,你也可以把當下想表達的話寫在紙上,即便是罵人的話也可以,寫完后總會覺得內心很舒適。

再說一個,我們心理還有一個情緒體驗是對未來的恐慌,就是莫名其妙地認為未來會發生非常糟糕的事兒,這是我們人類的天性,對認知出現偏差。

我們上班被領導批評了,就會覺得工作做不好,要被炒了。我們在臺上演講說錯話,下面觀眾在笑,我們會覺得很丟臉,以后不能上臺了。朋友圈發個照片被嘲笑,我們內心很郁悶。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做的是,每天記錄有積極意義的事。比如今天寫了一篇1000字的文章,做了一份10頁的ppt,晚上做了100個俯臥撐。

通過記錄我們有積極影響的事情,使情緒的能量增強。一周,一個月,三個月,半年,隨著時間的積累,你的積極情緒越積累越強大。

以前你寫500字都夠嗆,現在寫了幾萬字了,以前20個俯臥撐都累趴,現在200個不在話下。看到自己的進步,自信心就越強。

說完這么多,就是想告訴大家,如何讓情緒聽話,讓我們在日常的待人處事中,不會出現情緒崩盤,讓自己活得更勇敢,也更沉著。

學會成為情緒的主人,讓美好走近我們的生活,總比陰著臉面對每一個早晨要好的太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