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之旅(3)

Day 3

起了個大早,穿山越河,單程四個半小時赴龍巖市考察永定土樓。一路欣賞閩西南風光,倒也不覺時間。盤山公路上,車內游客因驚險發出陣陣叫聲,活躍了氣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長江以南有各式各樣建筑結構,唯閩南的土樓與眾不同,特別是永定的,以天圓地方為世界一奇,建有圓型和方型的統字樓,建造工程之浩大,歷時三代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跟隨導游,一邊豎耳聆聽她娓娓道來的土樓歷史,一邊兩眼直勾勾地瞄準土樓。不知不覺中,到了號稱土樓之王的承啟樓。 承啟樓是村內的“土樓王”,其高大、厚重、粗獷、雄偉的造型藝術,古色古香的建筑風格,濃郁的客家風情文化,令人嘆為觀止。

圖片發自簡書App
“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樓中樓,天外天,住上人口近一千”,這段順口溜名不虛傳。進入樓內,宛如走入了一個迷宮,一時間讓你分不清東西南北。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方圓一線天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土樓從永嘉之亂、唐末兵燹、金兵侵宋,由一支支從中原向南遷徙的家族,為躲避戰亂,求安身立命的客家人而建造。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進入世澤樓,它的結構與五云樓基本相同,一門、二井、三堂、四梯,完全符合土家族群居的特點。跨入門檻,踩在由鵝卵石鋪成的元寶路上,象征著招財進寶之意。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緊挨著世澤樓的是五云樓,是一座古老的方形土樓。1908年的一場大地震導致五云樓向一側傾斜,卻沒有倒塌,堪稱為一大奇跡。但因為確認為危樓,故未進去參觀。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土樓是超凡脫俗的天才想象和現實的物質條件相結合的產物。從一筐土到一段墻到一座樓,是圖的靈魂揉合,是發酵中不斷的飛躍。當我與土樓相會、擁抱,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它不愧為世界文化遺產,它的璀璨,它的深厚,它的神奇,必將會越來越為全世界人所認識和共享。

圖片發自簡書App


返程的時間到了,在導游的紅色小三角旗緊急左右搖擺下,我們帶著贊嘆和好奇,離開了土樓。回到那滿目高樓林立,沿路盛開鮮艷三角梅的海濱城市--- 廈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