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邊的圈子里,最常聽到的一句話:等我有錢了,我就---。我以前也常說這句話,諸如:等我有錢了,我就天天去逛街;等我有錢了,我就去買大房子;等我有錢了,我就住最豪華的酒店。 從我這些“等我有錢了”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關注點都在物質,這說明我現階段還處在生存期。
談到投資,很多人覺得這只有等到有錢后才能進行的活動,沒錢的時候連說“投資”二字都沒有資格。其實真的是這樣嗎?投資最重要的三個因素分別是“智慧”“時間”和“金錢”。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把“時間”這個因素延伸到最大化,“智慧”是我們可以用元認知能力來提升的,而“金錢”我們在做投資活動中只看投資收益和本金相較的比例,而不會去看絕對值。哪怕是一元錢投資也是可以的,最后我們看我們所收益的是一元錢本金的多少倍 。換句話說,每個生活在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三線小地方的人,手里拿出幾百或者是幾千元出來做投資并不是難事,難點在于有沒有意識到投資的低門檻和簡易性,難的是覺得投資這么高大上的事情和屌絲的自己扯不上關系,那么就永遠智能做屌絲了。李笑來老師要求我們選擇一家長期持續成長的大公司,以一元錢為投入資金,自己例一個excel表格,每隔一個月去關注股價并紀錄下來,中途并無需花過多時間在上面,持續12個月,這樣做的好處是在于讓自己磨練大腦,達到入門級別。這樣就會清楚的知道,很多沖進“投資領域”的人,一點事前基礎訓練都沒有,直接殺進的不是市場,而是賭場。
芒格曾經說過“得到一樣東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那樣東西”。我現階段最想得到是滿足生活在深圳中等的物質生活的錢。第一次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我已經明白了上天真是公平的。它非常公正的給了我匹配現有能力的生活,當我對生活有進一步要求時,它就對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我需要更努力,更多思考。“努力”不僅是指時間的堆砌,而是單位時間內的工作和學習效率。努力要建立在確定發展方向之后,持續不斷的進步,而不是無頭蒼蠅,每天亂撞。“思考”自己的目標和現狀之間的差距,不斷打磨元認知能力,我有沒有想過如何更高效的實現目標,有沒有想過可以借助身邊的人的力量來更好的完成目標?
其次,我需要離“錢”越來越近。至少我需要和一群有賺錢野心,有賺錢能力,有踐行能力的人咋一起,我才有可能賺到自己想要的錢。如果一直處在和“錢”沒有任何實際關聯的圈子,這樣只會越走,離目標越遠。
有很多道理, 我以為我早懂了,結果很久之后發現自己真的不懂這個道理。這在之前提過,比如“看見別人的好,停止抱怨”等。到今天,我還發現,我根本就不會學習,不懂學習。我只是自以為是的覺得自己很努力學習,可很多時候都自欺欺人。我學習沒有明確目標,沒有階段性驗收標準,更可怕的是沒有集中注意力,有時候根本就不知道究竟在學什么,導致的結果是時間花費了很多,收效甚微。大學畢業后考研究生的時候經歷過自己親手挖的這個很大的坑,直到現在才慢慢反應過來。
按照老師要求,現在列出生活中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三個領域,然后用一星期的時間反復思考;在這個領域里,我應該做好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1:賺錢。 應該做好最重要的事情是:提高賺錢的能力。走出舒適區,去打磨那些技能。
2:培養元認知能力。應該做好最重要的事情是:養成思考習慣,學會總結和邏輯分析,然后進行逆向思維,多問問題。
3:改善人際交往。應該做好最重要的事情是:看得到別人的好,變被動為主動和對方保持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