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青春沒有早戀和墮胎,只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才不是呢。
最近《小別離》很火哦,但是,不好意思,我沒看。至于為什么沒看,因為——
據說講的是三對父母與三個孩子之間你愛我我愛你,今天吵吵架,明天哭一哭,生氣就離家出走,開心就跳跳舞(霧),想出國就出國,不想出國也要出國的家庭校園兩點一線情感大戲。
不好意思,這些經歷我還真沒有,無法引起我共鳴的東西,我當然拒絕。
我不想看別人早戀而我一個被問你今天多少歲就像在被問你單身多少年的老女人只能嫉妒,也不想看別人初中就能出國留學而我一個連出個省都會在火車站迷路的人只能嫉妒,更不想看別人逃個課就能看TFBOYS唱歌跳舞而活了二十幾年都沒能見到自己偶像的人只能嫉妒。
說的是他們的青春只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但其實——
他們的青春,逃課、早戀、墮胎、留學……豐富多彩,要啥都有,而我……
我是一個九零后,一個比較靠前的九零后。
對于這個話題我的回答是:不是。
但只否定后半句。
為什么?有幾段煽情的話可以告訴你,你要是感動到流淚就會知道了。
關于早戀。
我,93年出生,7歲讀一年級,典型的生的早讀的遲,以致于后來每一個學習階段,我都是年齡最大的那一個。
小學,你問,你今年幾歲呀?6歲。哈哈,我比你大!
初中,你問,你今年多大啊?11歲。哈哈,我比你大!
高中,你問,你幾歲?16。臥槽!又比我小。
大學,你問,你肯定是94年的吧?對誒,你怎么知道。哎,我就是知道。
你以為我比別人早生一年,我就會比別人會談戀愛了嗎?
年齡仿佛在嗤笑我,虧你比別人多吃一年大米,結果連初吻都還在,唯一吻過的還是自家小貓小狗。
小學的我,調皮搗蛋,不是上課開小差被數學老師吐口水、揪耳朵,就是做課間操做的像跳廣場舞被體育老師踹屁股,雖然我也留著黑長直,可沒有人當我是一朵鮮艷的小姑娘。
所以,你覺得,會有人看的上這種假小子?
初中,別鬧了,為了考上重點高中,除了自己非常努力之外,班主任也不遺余力的鞭笞著我,自主主張替我換了不知道幾任同桌,最終似乎是幡然醒悟確認我不適合同桌這種東西,把我調到了講桌的旁邊,對,沒錯,就是那個傳說中學霸都坐過的位置……
所以,雖然沒有早戀,但我考上了重點。
關于墮胎。
這個我真沒有,但我初中同學有,對,就是初中同學,花一樣的年紀啊,學校里關于她懷孕的消息滿天飛,我是屬于那種聽一次就驚訝一次的人,因為,我真的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總是會想,為什么會這樣呢?她怎么就會這樣呢?她在想什么呢?感覺我比當事人還苦惱。
很多時候還不相信這件事是真的,結果現實給了我重重的一擊,初中還沒畢業她就突然不見了,說是退學了,我這才相信。
后來的后來,我在街上遇見她,樣貌沒怎么變,但氣質變了,我之所以能發現這一變化是她懷里抱著自己孩子,整個人充滿母性光輝。
抱在懷里的孩子,姑且就兩三歲的樣子,那以前的那胎就是墮了,或者另一種猜測,這是第二胎。
關于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高中,連初中都能為了考重點高中而拼命學習,高中就逃不過了。這段時期,是最好能對應標題中“我的青春只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時期了。
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這本書,我至今還記得它的顏色,一種看起來就讓人感覺壓力山大的紫色。雖然我記得很清楚,但我的高中生活并沒有被它扼殺掉。
我的桌肚里,會有青春言情小說,封面花里胡巧,內容矯情非主流,當然這是放在當下對他的評價,在當時,可是我捧在手下都怕摔了的寶,自習課的時候拿出來,把它壓在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下,看一半遮一半。相信很多人當年都這么干過,別不承認,你現在承認了也不會有人來收走你的書或者讓你站到教室后面去了。
還會有嗑不完的瓜子。黑色的,小小的,比一粒米大不了多少。不敢明目張膽用嘴嗑,就用手剝,剝出來的瓜子仁就一粒一粒的攢著,等到下課的時候就會裝滿一“帽子”。(這里的帽子是指那種用長方形的軟紙折的像雷鋒叔叔戴的那種帽子,當時很流行,折出來一半沒人會戴,因為實在太傻,但卻有另外一個很好的用途,裝垃圾,真真物盡其用。)
還有聽不完的磁帶。可能是因為我比“同齡人”大一歲的原因,當他們都在用MP3聽流行音樂的時候,我就拿出我的復讀機塞進一盤卡帶,戴上大大的可以把耳朵完全罩住的耳機,搖頭晃腦,沉浸在自己的懷舊里。
還有一本一本的破舊的漫畫,其中我的最愛是《古惑仔》。我是先看的《古惑仔》的漫畫,再看的電影,說實話,雖然鄭伊健演的陳浩南很帥,陳小春演的山雞也很拽,但我始終更加偏愛漫畫里的原型人物。
很多人都看過電影《古惑仔》,但很少人看過漫畫《古惑仔》,就像很多人都想嫁給陳小春那樣的男人,而我,只想做陳小春那樣的男人,娶一個貌美如花的老婆。
對任何事物,我的喜歡是很單一的,喜歡它就喜歡它,和他有關聯的東西也不會去理。比如喜歡《古惑仔》就只喜歡《古惑仔》,甚至都沒想過我應該喜歡且感謝畫出這部偉大的作品的作者,牛佬。
朋友們都知道我是《古惑仔》的死忠粉,所以看到和他相關的消息都會告訴我,但是我的反應常常會讓他們覺得無語。
前不久就有個朋友突然問我,他說,牛佬的新作你看了嗎?我反應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來牛佬是誰,才問他,新作是什么?朋友無語,不想跟我說話了。為了下次還能去朋友家蹭飯,加上看在《古惑仔》的面子上,我還是求他告訴了我,叫《Bloody Girl》,我很誠實地告訴他我沒看過,然后就被他拉黑了。
咳咳,一不注意就偏題了,總之,高中的時候我的桌肚里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姑且就占十分之一吧。
所以,高中生活比很多人過得都要開心許多,于是最后只考上一所普通二本,重點大學離我遠去,離我遠去,離我遠去啊。
我們的青春沒有早戀和墮胎,只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相信這22個字描述的是大多數人的青春,與之相反的,則是少數人的青春。我們津津樂道的,是后者;被寫成小說被拍成電視劇電影的,是后者;存在在大多數人的記憶里的,是后者。少數永遠比多數吸引人的目光。
所以,往往,沉默的是大多數,成功的只有少數。
感覺,我,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人——我們的青春是沒有早戀和墮胎,但也不是只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