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筆記使用報告

印象筆記使用報告

1 成都站活動體驗

1.1 活動印象

昨天第一次參加印象筆記組織的線下活動,感覺還是蠻不錯的,三個嘉賓分別從生活應用、工作應用和實用技巧三個方面分享了寶貴經驗,另外還有不少朋友也一起分享了各自的使用經驗,對我來說試一次很好的體驗,下一次希望還能有機會參加類似的活動。

1.2 使用歷史

我應該是在12年知道Evernote并注冊開始使用,當時主要是被它的信息安全與私密性功能說吸引然后用于保存一些游戲軟件的激活碼之類的東西,因為畢竟是海外服務,考慮到穩定性并沒有用于資料儲備的相關功能。后來在13年的時候注冊了印象筆記并把資料轉移過來后因為流量限制和價格因素,所以并沒有繼續開發更多的功用。

直到去年把系統升級到Win10以后,因為很喜歡OneNote的自由排版功能后才開始考慮用筆記的形式積累我的知識和經驗。我有一個習慣,但我想依靠某種軟件完成某項功能時我會找幾款不同的軟件進行體驗,并設想出不同的應用情境,最終再選出最適合自己使用的。所以最后我選定了印象筆記,其主要因素有兩點:1. 無限制的存儲空間,并且永不過期。2. 強大的檢索功能。

在短短的半年時間里,我也學習了一些老手門的實用技巧并不斷嘗試摸索印象筆記的功能和使用方式,期間進行過兩次筆記本結構修改,和一次標簽管理(最終作廢),借著本次活動,我也通過和大家交流,重新審視一遍印象筆記,通過我對它的使用感受和感悟,作為一個階段的使用總結呈現給大家,并希望印象筆記在中國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

2 印象筆記核心價值

2.1 云同步

印象筆記的云同步做得很好,這一點無可挑剔。

2.2 知識庫

印象筆記的口號就是作為你的“第二大腦”,把你獲取的知識積累到印象筆記中,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取用,要建立這樣一個系統就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基本功能。

2.2.1 文檔資料庫

印象筆記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一個“文檔資料庫”,就好比是一個個人圖書館。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記錄下來的文檔資料,從而減輕大腦的記憶負擔。

2.2.2 收集

方便的收集,任何類型的原始素材都可以方便的收集到一起,這里的核心就是便捷、有效。

2.2.3 整理

就像人的大腦一樣,你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感知等最后都統一成你的記憶,再通過回憶的方式還原成某種印象。整理的意義就在于把各種不同類型的信息,進行“格式化”和“規范化”管理,讓它們形成一個整體。我們不斷的回憶可以加深印象,所以我們我們不斷的整理也能起到同樣的作用,去粗取精,濃縮精華。

2.2.4 索引

我們去商場買衣服和從衣柜里面找衣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同樣是找一件上衣,前者是進行同類型的比較和挑選,從顏色到款式上的區別,這種方式叫搜索;后者是進行精確定位,我那件花格子的襯衣放哪去了?這種方式就是索引。索引的目的是就是“標簽化”。就像我們是查字典,從偏旁部首到筆劃,或是通過拼音順序進行精確定位。搜索和索引,一個感性一個理性;一個注重范圍,一個注重效率。

2.2.5 分享

從古至今,如果沒有知識分享,我們應該還是會停留在原始社會,我們無時不刻都在進行著分享,只有分享才能帶來進步,信息閉塞只會延緩發展速度。

3 核心價值的增值空間

3.1 加強印象領導地位

加強印象在筆記領域的領導地位,其核心就是強化自己的優勢,并減少自己的弱點,如何強化自己的核心價值應該是最重要的目標,因為這些才是用戶最終選擇印象的主因,同時也是印象做得最優秀的地方,其他競爭對手在這方面很難趕超。

3.2 從知識庫到資料庫的轉變

印象筆記目前還只能稱作是知識庫,而無法作為資料庫存在,但是知識和資料其實是索引和內容的關系,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許印象筆記不可能成為一個資料庫,但應該通過某種方法或方式把知識和資料關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3.2.1 云存儲

云存儲的發展為這種可能性提供了一種不錯的選擇,而且我看到Evernote已經和Google Drive有了不錯的聯動嘗試,但是在國內這還是一個長遠的課題。

3.2.2 資料分享

其實就資料本質上來說,因其唯一性在多個用戶之間的重復性應該是蠻大的,所以通過分享可以節省不少資源,但最大的問題是版權,所以只能在小范圍內實現,因為我沒有用過企業版,所以似乎企業版正在嘗試這些功能。

3.2.2.1 Wiki

Wiki是另一種資料分享方式,但是種類非常繁多,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和格式,所以如何引用這種資源還有待研究。

3.3 核心功能的增強

除了云筆記以外,其實作為知識庫來說,各個環節還有很多的不足有待改進,這些方面我的抱怨其實還是蠻多的。

3.3.1 作為文檔資料庫的不足

核心問題是圖片排版問題,無論任何平臺都應該考慮一下圖片在文檔中的篇幅面積,尤其是在編輯狀態下,每次導入圖片后都會影響到文字錄入體驗,所以應該能夠自動生成縮略圖,或至少能夠一鍵切換圖片的顯示模式。

自動標簽功能最早我是在谷歌博客中見到過,現在也很普遍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實用的功能,而且實現起來也不困難,我認為在文檔編輯器中應該添加上這個功能。

圖片不能加文字標注,我不是指標注到圖片上的文字,而是很多博客網站都有的給圖片添加文字說明的功能,我認為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圖文排版功能。

3.3.2 收集功能的不足

剪藏的核心功能不夠完善,“網頁正文”、“整個網頁”和“選定部分”應該整合成一個更強大的功能,而“網頁截圖”也不能截取長屏。“隱藏廣告”功能不錯,但在論壇使用時有時候會截取多頁內容,且范圍不可選。

3.3.3搜索功能的不足

每次使用搜索框總會卡一下,說明你們的檢索算法有待提高。

另外標簽體驗是最差的,這一點我在活動上也說了,另外我再多補充幾點:

空標簽的問題,我認為空標簽沒有任何意義應該可以自動刪除,這一點尤其在進行標簽管理時很討厭。

標簽刪除是一個很危險的操作,所以在進行這個操作時應該增加一個提醒,另外最好是在能夠看到標簽下所有文檔的情況下才可以刪除標簽。

標簽的自動填充中文和英文是不同的,中文直接回車并不會自動填充,我個人更喜歡英文標簽的自動填充方式,這樣更效率一些。

因為中文的語境習慣所以希望能夠按詞匯識別標簽自動填充,比如我經常會有類似“美食烹飪”、“烹飪美食”、“美食筆記”這樣的類型標簽,但其實內容都是相關的,只不過是我在填寫標簽時忘記了上次定義的名字罷了。

3.3.4分享功能的不足

印象筆記中分享功能的缺失是最大的遺憾,其實Evernote并非不注重分享功能,只不過在國內把這個問題給刻意回避了。但在這方面我單方面的認為印象筆記做的不夠好,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我通過郵件給一位非印象筆記用戶分享一篇文章,他打開后并不能直接看到內容而是需要去注冊一個印象筆記賬戶才能瀏覽,我認為這是一種霸權模式,換做是我肯定不會為了謀篇文章而去注冊一個我還未了解過的服務,這樣的代價太昂貴了,甚至可以說會產生負面印象。而較為友善的方式應該是限次或限時訪問,如果需要經常訪問這個內容了才去考慮注冊賬號或向分享人再次申請訪問權限。

我可以把微信或微博內容轉發到印象筆記,反過來卻不能把印象筆記的內容發布到我的公眾平臺上,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印象筆記只不過起到一個文本編輯器的作用,這樣又有何不可?

印象筆記的群聊是一個必不可少但卻又非常特立獨行的存在,我還從沒見過有哪個交流工具不是以用戶列表為中心的,而印象筆記這種反其道而行的做法也沒有發現什么好處,反而變得很難用。

4 印象筆記的薄弱環節

4.1 不足即競爭對手的機會

印象筆記并非沒有競爭對手,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印象筆記也并非完美,它的缺陷就是競爭對手的機會,如果不重視這些缺陷,也許就會有用戶流失,如果用戶流失的太厲害,最終也只能被淘汰。

4.1.1 發展速度有待提高

最近也剛好經歷了5到6的版本更新,更新后確實有不少改進,但我在活動上聽到Joe君一句話其實還是讓我挺難過的,印象筆記整個團隊用了3年的時間才帶來了這些明顯的改變,也許在這3年之間印象筆記的版本變化不可能一直維持在5,但是這種進步速度真的不太適應發展需求,大象就是大象,也許你很厲害,但最終也跑不過獵豹。

4.1.2 如何適應敏捷開發

我并不是搞開發的,但是我認為敏捷開發是一種很高效的開發方式,考慮到數據安全性,可能這種方法并不適用于大象,但是對于新功能的拓展應該還是很有幫助的。

4.1.3 學習開源軟件的發展優勢

我的很多工作應用都是開源的,我認為開源軟件最大的優勢在于價格和開放式的構架上,在保有其核心功能的基礎上更加廣泛的吸收優秀的定制功能,以滿足不同的特殊需求,大象類似的模式就是它的“百寶箱”功能了。

4.2 功能性 VS 臃腫

我經常聽人說大象臃腫一開始還不覺得,隨著筆記內容的增多和使用時間的增加,這一感覺也越發強烈了。雖然以前大象把很多功能做成不同應用的方法也不夠好,但是現在把所有功能進行整合的策略我也覺得不妥。

就拿我在用的安卓手機應用的拍照功能簡單舉個例子,就功能上來說,安卓應用的拍照功能非常完善,但是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就不是那么美好了。首先,印象筆記的拍照精度不夠,遠不如用手機自己的系統拍照后再整理到印象筆記中;其次,就掃描文檔或名片來說我個人在用名片全能王和掃描全能王,前者可以把名片內容直接整合進你的手機通訊錄,而并非像印象筆記那樣關聯一個在國內普及率很低的Linkedin,后者從效率和質量上都要比印象筆記的好,而且可以整合成pdf格式的文件直接保存進印象筆記。

4.2.1 瑞士軍刀也不適用各個情境

原來我比較喜歡大而全的應用,一款應用包含了很多功能,就可以少裝幾款應用。但是后來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每個軟件都會有自己的優勢和缺陷,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反而犧牲了自己的特色。即便是瑞士軍刀也不適用于各個情境,反正我平時在外最多修個指甲,也不會隨身帶著它。

4.2.2 插件式功能的優勢

如果能把各個核心之外的功能用插件的形式讓用戶自己選擇安裝,我認為是一個較為穩妥的方法。如果我只需要最核心的功能那我只安裝基本功能就可以滿足我的需要,這樣輕便效率。如果我需要功能A那我就沒有必要安裝功能B來浪費空間。

4.2.3 做好最核心的功能

做到插件式功能管理后,印象就可以集中資源優化和增強核心功能,通過“百寶箱”的方式把擴展功能留給更加專業的應用或開發者,來完善印象筆記的應用面,我認為這種集中所有優勢力量的發展模式應該是最高效的。

感謝你花時間看我的文章,最后祝大家知識積累越來越豐富,印象筆記越用越順手。

Ps: 哎~ 印象筆記寫的文章復制過來文字顏色全沒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passiontim閱讀 173,521評論 25 708
  • Spring Cloud為開發人員提供了快速構建分布式系統中一些常見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務發現,斷路器,智...
    卡卡羅2017閱讀 134,991評論 19 139
  • 發現 關注 消息 iOS 第三方庫、插件、知名博客總結 作者大灰狼的小綿羊哥哥關注 2017.06.26 09:4...
    肇東周閱讀 12,251評論 4 61
  • 接觸比特幣的區塊鏈世界已經有兩個多月了,經歷了ico的瘋狂與破滅,也深刻的感受到了這個市場的動蕩不穩定。雖然,投入...
    塵落埃定閱讀 131評論 0 0
  • 設 計 理 念 —— 給指甲穿起時尚溫暖的冬衣。 盡管12月會為我們帶來寒風,可是12月也讓我們有機會體驗冬日魅力...
    POINT點睛閱讀 22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