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蝸居》看邪淫果報

一部《蝸居》把邪淫果報昭示的清清楚楚,引人唏噓,發人深思,更信因果不虛。一個身敗名裂,車禍身亡;一個如花年華,因意外流產被摘除子宮,永遠失去孕育生命的能力。當時的悱惻纏綿、片刻歡愉得來的卻是終生的痛苦,還有來世的惡道輪回,明明知道沒有結果卻還是執迷不悟,欲罷不能。

終于明白佛陀所說“其性剛強,難調難服”,也終于明白佛陀的苦心和辛苦。現實中邪淫的果報惡例枚不勝舉,可為何犯者卻是前赴后繼、趨之若鶩?是否正如海藻所說“跟他在一起只是感到很刺激”?因了這個“刺激”的感覺,背了真正愛人的懷抱,叛了能夠相濡以沫的愛人的情感。海藻游走于兩個男人之間,一切看似那樣的輕松和理所當然。成熟男人的魅力,加上呼風喚雨的權勢,對于一個初入社會、處處碰壁的小女孩確實有著難以拒絕的吸引力。只為了那眼前的刺激與快樂,舍棄了將來的幸福和美滿,無視慘烈的果報。人畢竟不會永遠年輕,芳華易逝,無常難逃。

事業是男人立足的根本,事業成功后,名利雙至,一權在握,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權力越大,能力越大,可謂責任也就越大。福報是世世代代苦修得來,萬不可只為消福而致輪回無有休止。世俗中,正如宋思明所說,“男人事業有成,有輛名車,再伴美女,一生足矣。”果真如此嗎?“菩薩畏因,凡人畏果”,只想到了香車美女,別人眼前一站吸引目光,引來贊嘆,讓人艷羨,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以此為成功的標志。等福報消盡,果報現前,不反思自己曾經的過錯,卻要怨天尤人,罵天不公。

或許當初奮斗的目的只在這個香車美女,只為向他人炫耀,仗著應有的福報一旦成功便會揚眉吐氣、瘋狂享受。沒有福報的空嘆老天的不公,以致嗔恨心陡起,或自甘墮落,或報復社會,從不反思自己之過,不知播種福田。男人,既然對情人一片摯愛,要說此心為真,那為何還要背叛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呢?能與情人和妻子之間游刃有余,可真是聰明至極,讓人佩服。殊不知這聰明的背后是口業、意業、身業等業的結集,一犯邪淫,妄語、殺生等罪隨之并行,可嘆愚癡,并不警醒。

共業之下,世界動蕩,多災多難,當今社會中的諸多壓力迫使人身心疲憊、舉步維艱。如此更應該加以懺悔,身體力行,廣施善行,廣種福田,可誰都不忍心放棄眼前的那點蠅頭小利,舍不下那稍縱即逝的片刻歡愉,有舍才有得,只想得,不能舍,迷失在善惡岔口,越走越遠。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只重因,不看果。為了這個擁有,寧可放棄一生的幸福,背后還有幾世的福報修為,愚癡啊。“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是等輩人,如履泥途,負于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因這“淫”,上演了多少生離死別的歷史鬧劇,世人卻看成是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愛情楷模。“人”由“淫”而來,要想脫離可有多難,佛菩薩看到了這一點,指給眾生解脫的方法,苦口婆心,“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是大菩薩,于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閻浮提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可我們不能了解菩薩的苦心,忍不了誘惑,還是輪輪回回,無有休止。

因了這“色”,各種違法犯紀行為層層上演,無財難以有色,財欲色欲欲壑難填。話還是歸到電視劇上,劇尾的一人因車禍的死去,一人被摘除子宮、遠赴美國。貫穿全劇的還有一個對比,姐妹倆的相同目的、不同方式,給我們完美詮釋了一個很好的因果故事。姐姐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和事業;妹妹有了邪淫的捷徑,毫不費力的有了豪宅,過起宛如貴婦人的生活,可最后還是逃不脫因果律,失去了一生的幸福。

于是乎影視人出給我們一份試題,孰對孰錯,如何去做,在乎我們自心。“一切唯心造”,因果面前人人平等,何去何從,選擇在自身。南無阿彌陀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