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大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孩子;而每個小孩心里,都有個未來成人在靜靜等候。
整理書柜時,無意間翻到一本精致的黑色封皮的書,自己應該從未打開過,那種只有漫畫線條連書名也是尋了半天才找到的黑似乎讓我窒息。翻開序發現幾條很高的評價,便將它抽了出來。
小說是這樣開始的:
從前——故事都這么開頭——有一個孩子,他失去了媽媽。
其實,很久以前他就開始失去她了。奪去她生命的疾病,那個偷偷摸摸的壞東西,在身體里面逐漸侵蝕她,慢慢耗掉她體內的光,所以在彌留的每一天里,她眼里的光越來越黯淡,皮膚越來越蒼白了。
當她這么一丁點一丁點被偷走的時候,男孩漸漸害怕了,怕最終失去整個的她。他想要她留下。他沒有兄弟,也沒有姐妹,他愛爸爸,但說實在的,他更愛媽媽。一想到生活里沒有媽媽,他就覺得難受極了。
這個叫戴維的男孩,做了他能做的一切,好讓他的媽媽活下來。他祈禱。他盡量表現好一點,那樣她就不用為他犯的錯而受到懲罰,他發明了一套程序,因為他相信,媽媽的命運和他的行為聯系在一起。起床的時候,他總會讓左腳先落地,然后才是右腳。刷牙的時候,他總是數到二十,數完馬上停止……
這是我們在《失物之書》開頭讀到的。但是——這不夠,盡管對一個孩子來說,這已是不易——因為,媽媽還是死了,就像“現實”這個怪物通常干的那樣,死亡無可抵擋。這種喪失,如在心頭生生剜去一塊,讓傷口不斷滴血,直至僵硬、扭曲、麻木、冷酷。
如戴維一樣,曾幾何,面對親人的離去,我一度的反思,是不是那次由于自己實習換了手機號,后來回去后沒有聯系帶家教的阿姨失信而導致的失去。雖然明白這種自有的規則與推理如此荒謬,卻依舊存在于生活中,與我而言,它又成了道德的約束,這種約束不管在別人理解是多么奇特,卻會抑制內心的黑暗,讓自己朝著光明前進,永遠坦蕩,盡管它有時候不能阻止失去。
“這是一個沒有善惡報應的世界。戴維越想到這些,就越不想成為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然后,他逃避現實,想要找他失去的,走入了自己設定的童話,只是里面的童話故事如書的封皮一樣黑:小紅帽愛上了狼,生下了半人半狼的路普;小矮人不堪白雪公主的欺凌,企圖毒死這位有產階級超級肥婆;變態女獵人肢解各種動物和人的肢體進行重新組合,扭曲人操控整個世界的陰謀。這是童話,也是現實。
在童話里,他繼續他的規則。守林人問“規則和慣例是好的,可是得讓你滿足。你真的能說你通過觸摸和計數獲得了滿足感嗎?”
戴維搖頭?!安??!彼f,“可要是不做,我會覺得害怕。我怕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那就找一些做起來能讓你感到安全的規定吧。你跟我說過你有個剛出生的弟弟,那就每天早上去看看他??纯茨愕陌职郑愕睦^母。照料花園里的花,還有窗臺上花盆里的??纯从袥]有人比你更脆弱,盡你可能地給予他們安慰。讓這些成為你的的例行規定,以及影響你生活的規則吧”。
慢慢的,他不在去做那些規則,換成了出發前檢查裝備和馬匹。在尋找失去的過程中他得到著,并逐漸成長。在重新可以擁有與失去中,代價是犧牲他人時,如書中寫的:一個是內在的悲劇-終生活在悔恨中,一個是承受無法用人力抵抗敵人命運,也是悲劇,他選擇了后者,一生的經歷蒼涼的觸目驚心。這是他的故事,或許也是我們的故事,而我們只能一直往前走,直至生命的盡頭。
走出幻境,他已戰勝了失去的恐懼,及時止住了因失去而流血的傷口,沒有讓它麻木僵硬。所以內心溫和而平靜,直至衰老。
黑暗中,戴維閉上眼睛,一切失去的都又找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