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父母,絕大部分人都有兒女。雖然我們的父母容貌各異,成就不同,身份有別,但對我們的愛是一致的,不分輕重多少,厚薄長短。風(fēng)雨之夜,霜雪之朝,父母難免牽掛;四時交替,佳節(jié)來臨,父母反復(fù)關(guān)切。只要能夠,他們會全部賦予,傾其所有,物質(zhì)生活、精神關(guān)愛、乃至寶貴生命。而所有付出,無私無求,不圖回報。所有父母之愛,都一樣偉大,一個富人對兒女的愛,并不比一個窮人對兒女的愛豐富;一個偉人對兒女的愛,并不比一個凡人對兒女的愛博大。
正如父母對待我們傾心愛護,我們對兒女也舔犢情深。我們恨不得將世界最好的東西都拿給他們,讓他們上最好的學(xué)校,接受最好的教育;生病了去最好的醫(yī)院,接受最好的治療;工作了去最好的單位,富裕而輕松。我們希望他們健康快樂,茁壯成長,一帆風(fēng)順,永遠沒有任何麻煩和危險。只要他們開心,他們平安,我們可以承受一切艱難困苦,抵擋一切風(fēng)雪冰霜,為他們營造寧靜的港灣,拓展廣闊的天地。
然而我們對父母之愛,卻遠遜于對兒女之情。父母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我們常常視若不見,有時覺得理所當(dāng)然。父母無怨無悔,我們心安理得。我們回饋給父母之愛,不及父母對我們愛之十一。待我們有了兒女,始悟父母愛之深沉闊遠,所謂養(yǎng)兒方知父母難。然而我們把父母對我們的愛,都傾注在兒女身上,而忽略了對父母的關(guān)愛。我們始終將兒女的事情擺在第一位,而對父母的事情并未高度重視。兒女一旦略有小恙,我們立即心急如焚,必然最快速度送醫(yī)院,找熟人。父母如果身體不適,總覺是老毛病不上緊,等到閑暇時再送醫(yī)院治療。我們愿意擠時間陪兒女聊天玩耍,逗他們開心;卻很少在閑暇時間陪父母散步談心,消除他們的寂寞。
為父母盡心,我們遠遠不及古人。古人提倡:百善孝為首。二十四孝圖中的孝道故事都十分感人。
漢文帝時,有一人名叫淳于意,醫(yī)術(shù)高超,曾做過小官,后棄官行醫(yī)。因為個性剛直,得罪了權(quán)貴,遭到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兒名叫緹縈,雖是一位弱小女子,卻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一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了肉刑的害處,并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yī)時施仁濟世,確系遭人誣陷,并提出愿意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赦免了她的父親,并且下詔書廢除了肉刑。
東漢時有個扇枕溫衾的故事廣為流傳。黃香九歲時,母親去世,他事父至孝。冬夜里,天氣特別寒冷。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走進父親的房里,給他鋪好被,然后脫了衣服,鉆進父親的被窩里,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后,才招呼父親睡下。夏天到了,低矮的房子格外悶熱,而且蚊蠅很多。黃香用扇子驅(qū)趕蚊蠅,又把枕頭、涼席都扇涼了,才請父親入睡。
古人重孝道,父母之命,不敢稍違。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即使身居高位,也要“丁憂”,先辭官守孝。相對于盡孝父母,所謂的官場事業(yè)、名利地位永遠只在其次。對父母之愛,也不亞于兒女之情。不像現(xiàn)在,謀事業(yè),忙掙錢,沒時間關(guān)愛父母,恪盡孝道。傾心培養(yǎng)兒女,熱切望子成龍,對父母之愛不及兒女之情萬一??蓱z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