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李白和王維和玉真公主的關系,本不想深究其中原委,因為確實有八卦之嫌!
故此才一帶而過,不成想各位看官只對那部分感興趣,我也確實不能掃了大家的興。
話說,李白和玉真公主,王維和玉真公主之間確實留下了詩作,當然也留下了不少故事。
先說詩: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就曾在青城山修煉;李白自敘“與逸人東嚴于隱于岷山之陽(即青城山)”,“東嚴子”就是與他“弱齡”訂交、結為“異姓天倫”的道友元丹丘(就是《將進酒》里那位 丹丘生);他們三人在青城山結識,故后來李、元二人均由玉真公主推薦入朝。不過這次李白因為駙馬爺的嫉妒,并未取得仕途。
《玉真仙人詞》:“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云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本褪抢畎自陂_元十七年時,和玉真公主見面時所作。
全詩大致上可以這樣譯:
玉真道人,她時常往太華峰上去(修道)。
(她修道時)清晨雷聲轟轟奏鳴,狂風卷起猶如是龍在云海翻騰。
把玩閃電不會傷到她的玉手,騰云駕霧在天際來去無蹤。
過不了多久,(她就會得道成仙)去到少室山時,連王母也會親自恭迎。
有人說有私情,可開始我覺得大家應該失望了!我覺得這完全就是高段位的奉承?。∮腥税涯惚茸骶盘煨话憷寺€夸耀說你法力高強,連王母娘娘都會器重,你心里是不是就美上天了,沒有不舉薦的道理??!李白這馬屁,算是拍響了!
咱們接著來看王維的:和玉真公主的故事來源于王維應舉,《集異記》曾有一段有趣的記載。算了,不貼原文了 ,估計你們也不愿意看!有興趣自己去看,我用現在的語言講一下:王維想考狀元,不過有個別人找了公主的后門 ,公主答應了??墒轻踹€是看好王維,就讓王維盛裝打扮,去見公主,公主一看,如此俊美男子,又彈了幾首曲,果真人才?。『髞?,岐王說,王維會作詩,把他做的詩的名字告知公主,公主說:“哇塞,你做的啊,我還以為詩以前的古人做的呢,這么好!”后來,也不把他當伶人看了,而和其他王宮貴族一樣當客人看待。王維說話也很風趣,所以,說說笑笑,就定了王維為當年的解頭了!
怎么說呢,這樣的故事也沒有歷史記載,只是中舉之事歷史有記載,所以故事是在野史中的,愿意信就信,我權當說笑了!
回到王維的詩上來:《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莊因題石壁十韻之作應制》:“碧落風煙外,瑤臺道路賒。如何連帝苑,別自有仙家。此地回鸞駕,綠溪轉翠華。洞中開日月,窗里發云霞。庭養沖天鶴,溪流上漢查。種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谷靜泉逾響,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香飯進胡麻。大道今無外,長生詎有涯。還瞻九霄上,來往五云車。”
雖然字多,但讀起來,對玉真公主的恭維,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啊!
王維字摩詰(mó jié) ,人稱詩佛 ,名字合之為維摩詰,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凈、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所以,可能因為被貶,心境不同了,所以后來他的詩田園風,格外清新自然!所以,一提到王維,我們一般印象中是《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鳥鳴澗》《竹里館》等。
不過,有一點大家可以遐想哦,王維一生情境清寂自苦,在妻子死后,孤居三十年不再續娶,實在罕見……
哈哈哈,醒醒,看看你們的表情吧!
接著說李白,后來又作詩一首:《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秋坐金張館,繁陰晝不開??諢熋杂晟掞S望中來。翳翳昏墊苦,沉沉憂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詠思管樂,此人已成灰。獨酌聊自勉,誰貴經綸才。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李白在終南山玉真公主別館呆的時間長了,有怨言了,后來,不知道詩不是詩的作用,玉真公主就又一次推薦了李白,才有了后來的:“御手調羹,龍巾拭吐,貴妃磨墨,高力士脫靴?草答番書 ”等故事。
別的沒有記載,要是杜撰,發揮想象,大家隨意……
接著說詩:《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有人說,李白在這首詩中在意的不是在山,而是玉真公主也。因為玉真公主后來正是在安徽敬亭山上修煉,所以李白對著敬亭山,終日心馳神往。這不,不求同年生,但求同年死。公元762年,玉真公主去世,時年七十多歲,葬于敬亭山。李白也于同一年死于敬亭山下的當涂縣。
把你驚訝的小嘴閉上,還有一些故事,不過不說了 ,因為再說,就真的是八卦緋聞啦!他們三人之間的故事,就此罷筆,再寫就是小黃文了,請各位大俠見諒!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