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資格の獲得:別讓北京,只留下你的青春和汗水,卻留不下你
何何看了兩個月的房,首付都開始湊了,忽然告訴我買不了了。
原因是社保不夠5年。
我說怎么可能,你都在北京工作6年了?
她說中間換工作,社保斷了一個月,還差兩年零兩個月。
那你老公呢?
他研究生畢業才工作3年,也不夠……
是的,在北京生活很難。而作為沒有戶口、收入平平的一分子,就更難。即使艱難,我也想在這里落地生根,降低漂泊感給心靈帶來的浮蕩。
那么,筑一個小巢,安放幸福,也是一種選擇。
如果你有北京戶口,這就不說了,可直接購買住宅,入住后,集體戶口轉為家庭戶口。
沒有戶口,持有北京工作居住證(請注意“工作”兩個字),等同于“北京綠卡”,也可以直接購房。
不但可以購房,還可以子女隨往,入園入學都便利。只是這個證,非常難辦。
首先要求你的工作單位有辦理資格,另外還有社保、學歷、職稱、固定住所、納稅等要求。
我好朋友蘭蘭在一個大電商公司工作,有辦理資格。
可是蘭蘭并沒有辦下來,為什么?卡在了“固定住所”那里。
“固定住所”,租房也可以,但要求房產證以及復印件。
蘭蘭是跟中介租的房,中介嫌麻煩,根本不理她。
她跟中介斗智斗勇,一直到房子到期。
房子到期后,蘭蘭換了個房東直租的房子。
房東還挺好,答應蘭蘭用房產證。
可是還要居委會開具證明。但是居委會開證明,又要提供暫住證、戶口本等等。
好不容易開好“居住證明”,又卡在了納稅那里。
本來要求近半年完稅證明,每個月納稅不低于100元。
但是人事那邊的經驗是,100元根本不行。區里、市里審核,都是綜合考量的。學歷高一點,納稅可以低一點;已經買房的,職稱不用太高;對社會有重大貢獻的,也可以適當放寬一點。綜合她的其他條件,納稅至少要每個月400元以上。
而按照公司社保繳納標準,納稅400元以上,稅前工資不低于8400元,她達不到。
后來蘭蘭在燕郊買了套房子。
她說,當時就是辦下來居住證,也湊不夠首付。燕郊房價在漲,先在燕郊買了供著。同時努力賺錢。等過兩年,把燕郊房子一賣做首付,工資也漲上去了,就算居住證辦不下來,5年社保也夠了。到時候在大興買個小學區房,再生個娃,哈哈!
再者,就是何何的“5年社保”,即北京從2010年開始推的“限購令”,“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社保或個稅的非本市戶籍家庭限購1套住房”。
說是5年社保或納稅,但是房產中介一般只認“社保”,60個月不可間斷,不能補交。
2013年年初,我們去看房。看到一個買房的人,青筋暴突、咆哮嘶吼。
細問,原來,春節前他已經連續交了58個月的社保。春節期間就借錢湊首付,春節后開始看房,誰知道一查,社保斷了。打電話給人事,說是財務部門春節放假那個月,社保沒來得及交,春節后全公司統一補交兩個月的……
這跟何何很類似,就是比何何還慘點。
剛畢業的同學,或許很多都把這些問題看作“眼前的茍且”,似乎多了解一些,就耽誤了他的“詩意和遠方”。
青春揮灑是要有浪漫的情懷,但生活和工作自有其困境,面對困難,學會解決,并積累經驗,也是對自我的負責。
也有的同學說,剛畢業我還是要多學東西,工資社保都不能太計較。可是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回頭。在一個工資社保都不能保證的單位里工作,究竟能學到多少東西?
真要等到畢業三年、五年后,看著身邊的朋友同學,落地生根,平凡幸福,才想起虛度的光陰,空拋的歲月嗎?
我跟何何講了蘭蘭的做法——曲線救國。
何何決定先買一套不限購的商住兩用房,并最終在房山長陽萬科盤和大興天宮院首開盤之間,選擇了前者。
那是一套不到50平的精裝LOFT,挑高4.2米。地鐵房山線長陽站小戶型,交通便利,可居住,好出手。
一旦售出,應該夠下一套房的首付。
逃離北上廣,從來都是個偽命題。
北京很大,她需要你的青春、你的汗水,不見得需要你。
你不必逃離,只因她,從未挽留你。
我沒有勸你買房,也沒有勸你不買。
租房還是買房,都是個人的選擇。
只是提醒親愛的你,人生是一場長跑,總有些事需要,風物長宜放眼量,未雨綢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