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雨天,特別靜,躺在床上看日記,反復地讀,反復地品,越讀越喜歡,有人覺得我太自戀,我倒不這么覺得,我認為如果自己寫的文章連自己都打動不了,咋可能打動得了別人呢?
必須投入真情實感。
這也是為啥近期不更新的原因??偰転樽约旱膽卸枵业皆?,這就是人的通病,我也不例外。
盡管我最近確實很忙~
好了,進入故事。
那年,我25歲,他21歲。
我,如日中天,寫過書,上過報,粉絲無數。
他,剛畢業,跟在我身邊。
有次喝酒。
他問了我一個問題:“四年后的我,會不會超過現在的你?”
我說:“會,因為我們現在混在同一個圈子里,說明高度相同,但是你比我小4歲,年輕就是最大的優勢。”
也許是喝多的緣故,他很自信的說:“我也這么覺得?!?/p>
原本我是贊美他,他突然來這么一句,我有些不高興,我又補充了一句:“不過,也有難度,因為我21歲的時候,比現在的你還出色,我21歲就參加工作了,當時是單位里年齡最小的,他們都喊我天才,我22歲的時候就已經創業了,23歲的時候就開始寫文章了,而且還上過報。”
他說:“我肯定會超越你的?!?/p>
雖然有被挑釁的感覺,但是我喜歡這股闖勁,就如同劉華強說的那句:不氣盛還叫年輕人嗎?
今年,我已經27歲了,再看看當年的年少輕狂。
我也沒有發達。
他也沒有超越。
中間,他離開我有兩年的時間,出去闖蕩去了,也有過年賺十幾萬的經歷,但是也都折騰進去了,因為他這個人太仗義,有恩惠眾生的心腸,是褒義,也是貶義。
近期,又回到了我身邊。
他陷入了怪圈,就是做慣了投機取巧的生意,心已經沉不下來了,找我談過幾個項目,依然是類似基調的,例如買輛二手奔馳詐保呀,搞QQ群發呀,做個擦邊的網站呀……
為什么沉不下心呢?
對小錢不屑一顧。
他對我很不理解,認為我是在后退,為什么不大張旗鼓地推廣呢?這么低調干嘛?
我認為,他已經讀不懂我了。
昨晚11點又找我,讓我推他一把,他說手里有個秘籍,是信用卡提升額度的,他的意思是要搞培訓,快速賺一筆,讓我一定幫他。
我說:“這個事我做不了,我沒有信用卡,我也不懂信用卡,提額度是干嘛的?”
他認為我在裝。
我是真不懂。
我說:“你別想這些歪門邪道了,互聯網格局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了,當年我們認識的那些大佬多數已經沒落了,被新生代淘汰了,你要真認為自己還能玩轉互聯網,你就拿水果試一下手,我給你20斤蘋果,你幫我賣掉,你就知道你有多大的本事了?!?/p>
我不是小瞧他,他真賣不掉。
我說:“你不要覺得我在給你潑冷水,時代真的變了,要做點腳踏實地的事,賺點小錢。你知道為什么我敢折騰嗎?因為我有穩定的幾個泉眼,我怎么折騰都餓不死,另外我沒有貸款。你現在動輒就吃不上飯了,我覺得罵你都不解恨?!?/p>
2.
上周圈子聚會的時候,有個讀者留下了, 說是看我文章過來的,我也不知道具體哪篇文章打動他了,寫過的文章太多了。
甘肅的,說來大老遠就跑過來了,是個廚師。
咱也不能怠慢,畢竟在互聯網上這種信任不多了,每天跟我一起吃飯,他想在這里多待些日子,我說我沒有太多時間陪你,我還要工作。
他略有失望。
其實,我是不希望他跟我太久,因為我們的生活太頹廢了,會放大他的信念,當他回到原來的工作狀態時,越想越覺得憋屈,從而會選擇辭職,多年的手藝可能就這么荒廢了。
他學徒N年。
我問他為什么來北京?
他說,來參加一個培訓。
我知道,他要辭職了,要創業了,因為花錢參加了培訓,肯定要大干一番,我想阻攔他,但是沒用,只能使他把我定位成攔路虎,要么就是絆腳石,我何必去扮演這個壞角色呢?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需要試錯的。
試錯也是好事,至少得出了四個字:此路不通。
在一起吃飯,閑聊,一聊到創業話題我就打岔,我不想談這些,只能把他引入歧途,他的確不適合創業,為什么?
我真的會聞。
我問,你為什么不想做廚師了?
他說,你不知道廚房里有多熱,夏天也不能開空調,熬高湯一熬就是幾個小時,甚至通宵熬,太累了。
好吧,原來每個人都想體面地、優雅地、輕松地賺到錢……
臨走了,我想跟他聊聊。
他問,你覺得我哪里不適合創業?
我說,我能感受到你的心是不聚焦的,一會想著吃,一會想著玩,而創業者的心是高度聚焦的,時刻在想著自己的事業,甚至做夢都在想。
他問,真的做夢在想嗎?
我說,是的,我經常夢里都在思考寫作素材。
他說,那我真的做不到。
我說,意識到自己不能比意識到自己能更重要,如果你是我的親弟弟,我給你的建議就是安心上班,爭取做個廚師長。
他嘿嘿笑了。
我說,因為廚師長多是從廚師做起的,而且學歷、經歷都跟你相仿,創業則不同,跟你做競爭對手的是高學歷、高智商的群體,你沒有半點優勢。
最近有一部電視劇《好先生》你可以看看,一個真正的好主廚的待遇比公務員也差不到哪去。
術業有專攻,明白嗎?
雖然有些打擊人,但是我說的也是真心話,你真的不適合創業。
我知道他去參加的什么培訓,叫理財班,就是教你怎么去辦大額信用卡,怎么讓這些錢去生錢……
我說,你千萬別沾信用卡。
他問,為什么?
我說,因為你不具備駕馭大資金的能力,雖然可能只有幾萬塊錢,說白了,現在給你10萬元你都不知道該怎么花,可能幾天就揮霍了,談何理財?
他說,有詳細的理財計劃。
我說,計劃戰勝不了你內心的魔鬼,最終你能套出多少現金來,你就會負債多少,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使用杠桿理財離死不遠了。
說了也白說,他肯定還會去辦信用卡的,還會去放貸的……
理財是少數人的游戲,這些人的顯著特征是: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給自己設定了嚴格的警戒線,什么能玩,什么不能玩,都設了高壓線。
是能自我控制的人。
能控制自己的賭性。
我們能控制自己的賭性嗎?
若是問卷調查,我們都能控制,但是真到了賭場,我們都控制不了,我曾經問過身邊一個大領導司機一個問題,在股市里入門的標準是什么?
他說,虧夠50萬。
你只有經歷過大漲大跌,你才能真正認識股市的賭性,不再去挑戰,而是順應,順應股市的顯著特點是什么?
會止損了!
新人玩期貨、股票、借貸,你就是手氣再好,終究會賠進去的,因為那是一個賭場,賭場不是看你中途贏了多少,而是在于你離開桌面時帶走了多少,你越順胃口越大,籌碼越大,最后,一下就輸光了。
為什么?
你認為自己能戰勝賭性,能戰勝概率。
其實,你不能!
賭是最有魔性的,你就是天天勸大學生別炒股,他們依然炒,他們在股市里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韭菜!
但是,他們不承認自己是這個角色,認為別的同學是,我不是。
你咋不是呢?你就是!
年輕時,別炒股,不是說你能不能賺到錢,而是會消耗你太多的精力,讓你去研究無謂的東西,你真的以為自己會成為股神?
而且,漲或跌都會造成你情緒的波動,高度焦慮。
你說,何必呢?
為什么你會如此的焦慮?
因為,你駕馭不了這些資金,它的一上一下都會使你或是天堂或是地獄,什么時候你適合炒股了?
漲個一兩萬覺得不興奮,跌個兩三萬也沒感覺的時候。
這種心性是怎么鍛煉出來的?
要么,你具有穩定的現金流,例如本身一天能賺1萬元,沒覺得1萬元是多大點錢。
要么,你已經被蹂躪得榮辱不驚了,就仿佛我想起我初中一個同學每天出門都挨一頓打,最初幾天還號啕大哭,后來就很淡定了,挨完打還要問一句:我可以走了吧?
很淡定......
股市一天波動1%很正常吧?
我定投帳戶里10萬,每天波動3000多,若是我一個月工資才3000元,那我肯定心驚肉跳,但是我現在沒有絲毫的感覺,甚至四五天才去看一次,不是說我修煉的好,而是我能駕馭得了這些資金,哪怕全賠了,我也能接受。
為什么要慢慢定投上去?
就是讓自己慢慢適應這種節奏。
其實我是蠻擔心這個小廚師的。
為什么?
駕馭不了這么多資金,真正的理財高手咋操作, 一份投資出去,至少要設立3道防火墻,至少要確保本金是安全的。
他說,高投資,高回報呢?
我反駁他:高回報的背后一定是高風險。
就是沒有經過錘煉的心,你現在是個學生,口袋里只有1000元,讓你去美國消費10萬元你會嗎?你肯定不會!但是現在突然有人借給了你1個億,讓你去美國消費10萬元你會嗎?
你會!
因為,你覺得從1個億里拿出10萬元只是九牛一毛。
其實,你駕馭不了這10萬元,更駕馭不了這一個億。
絕大多數理財者,都輸在了防火墻上,從而家破人亡,還記得薛蠻子的那句話不?你買個包包,買塊手表都不會使你陷入絕境,但是錯誤的投資會使你走向絕境。
別人的悲劇,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我們自己的悲劇,而我們總覺得悲劇是別人的,喜劇才是我們的。
錢,從你口袋出去的那一瞬間,就不屬于你了,是否還回來,一是看你的規則是如何設計的,二是看你的運氣。
3.
去年冬天,我們兩車去濟南。
約定,各走各的,為什么不一起走呢?
高速最忌諱的就是組隊行駛,前面的車有壓力,總要照顧后面的車,后面的車總想追上前面的車,都累。不如各走各的,目的地集合,現在都有導航,路這么順。
出發時,我跟他們說:咱倆打個賭,他們肯定會比我們晚到兩小時。
都不信,他們有導航。
我說,一定的。
為什么?
我說,因為他們會繞路。
最終結果呢?
我又贏了!
為什么呢?
因為,司機太自信,我建議他先看看地圖,把關鍵點標注出來,特別是立交的位置,要連續轉4個岔道,一個錯了就全錯了。
司機認為有導航。
我出發前,已經非常清楚怎么走了,哪條高速轉哪條高速,我11點多點就到了,他們下午2點才到。
一問,果然走錯路了,跑到市里去了。
他們很好奇地問:你咋預測的?
我說,說句話你別生氣,可能會得罪很多人,這就是創業者與上班族的差別,創業者能非常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未來,而上班族看不到,就是說我一出發我就知道全程該怎么走,而他不知道,他只是很盲目地聽導航。
他們更好奇了:你怎么斷定他一定會走錯路?
我說,因為他太自信了,自駕旅行中,1/3的時間浪費在走錯路上,無論有經驗無經驗都會犯類似的錯誤,用心一點會降低概率,但是無法從根源上規避。
路上,我們討論起淘寶,意思是他手里還有2萬塊錢,我想拿出1萬去參加培訓做淘寶,問我覺得行不?
我說,之前我有個同事非常迷戀淘寶,可能是看新聞看多了,這個女孩辭職淘寶年入百萬,那個白領辭職做淘寶年入千萬,這種新聞看多了。
手里有1萬塊錢拿出來學了淘寶,我說,你快要回來吧,你參加什么培訓都白搭。
他問,要回來沒?
我說,肯定不要回來,越是沒錢的人越在意顏面。
就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型,在北京贊一萬塊錢容易嗎!
他說,為啥要這么評價他們?
因為很多人只能在別人安排好的前提下才能把事做好,但凡是需要自由發揮的東西,都做不了,不具有創業者身上的氣質。
他說,我不小了,24了。
我說,幼稚與年齡無關,我舉個例子,我去買飯去了,我讓你看著桌子上的包,但是中途你離開了,包在那里,旁邊一個人一直在盯著我們的包,我急忙又跑回來了。
就是說,你的心是分散的,一會左一會右,很難聚焦。
他說,我還是準備試一下淘寶。
我問,你今天有多少時間在想淘寶?10個小時有嗎?
他說,那沒有,剛才想了。
我說,那你做不成,什么時候你能做淘寶了?就是你感覺自己的使命就是做出世界上最優秀淘寶店,你就為淘寶店而生的,你堅信自己是這個行業的顛覆者,那么你可以去做,若是沒有這么想,你做不成。
他問,是一直這么認為,還是偶爾這么認為?
我說,是發自內心的這么想的。
他問,我是不是活的太平淡了?
我說,要從兩方面來看待這一點,你活的挺幸福,這是好事,若是從年輕人角度而言,你經歷太少了,你沒有體驗過的東西太多了,例如從來沒有月賺10萬,沒有用過蘋果手機,沒有自己的房子,你總不能讓女朋友跟著你一起租房子住吧?即便女朋友同意了,那么一旦她遇上了一個稍微有點錢的男人,就很容易被勾魂,因為人是往上看的。
他說,我明白了。
我說,但是一個人得到多少,關鍵在于付出多少,你知道開大車的司機嗎?你肯定沒體驗過,一天是800公里,每天至少10個小時是在路上,你想想你能行嗎?我們開著貨車從河北到北京都把你顛吐了,何況你只是坐,我是開,對不?錢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賺。
他問,我身上缺少什么?
我說,欲望,我舉個例子,你身上甚至沒有男人味,一般男人遇到喜歡自己的女人會想方設法,而你貌似對女人沒有太多感覺,只是喝了酒才會起性,平時連性欲都沒有,一個連性欲都沒有的男人,是不可能有事業欲的。
他說,那這個我改不了。
我說,所以,我給你的建議是找個地方安心上班。
他說,可是我一想,我兒子未來也會重復我的路,我又有些不甘。
我說,你不甘心,但是你又不愿意付出,這就矛盾了,你可以聽會音樂,很震撼的,耳機在后座上。
他說,我很少用耳機聽歌。
我說,體驗一下吧。
他戴著耳機在搖擺,摘了耳機:我操,這耳機太震撼了……
一直在念叨耳機。
我說,你體驗過了才會相信,別人告訴你有的耳機比音響還震撼,你是不相信的,就如同你覺得普通手機跟蘋果手機一樣用是一個道理。
他說,我的確是這么想的,我覺得手機能打電話就行。
我說,若是你從蘋果換到了諾基亞,我信你說的話。
創業者肯定不是喊口號就能成功,而是發自內心的欲望,不是賺錢的欲望,而是做事的欲望。
不管干什么,癡迷是第一前提,只要你癡迷了,什么都是次要的,你會拼命地研究,我說我晚上睡覺都在打字,你可能你會笑,但這是真的,不信你問問我媳婦。
那小子對什么都不癡迷。
包括女人,我們按腳時,把那個最OPEN的妹子點給他,妹子那么主動,他都沒半點興趣,他單身。
這種人性格好,不急不慢,適合上班。
至于說自己創業?
不行!
創業和減肥是一個道理,我跟他分享的觀點就是:相信日積月累的力量,你多少時間吃胖的,就多少時間減下來,不要追求速成。
不信你可以問問醫生,體重突然減少2公斤,對于人體而言是災難。
一切都會紊亂的。
相反,如果你把時間拉得足夠長,例如你每個月只減1斤,你會發現日積月累的力量,整個人是越變越好……
我寫文章為啥不著急?什么動不動就10萬+,100+。有用嗎?
我的觀點是:一定要相信時間,相信積累。
再過10年,你覺得我每天有10萬鐵桿讀者關注會是問題嗎?
不會!
但是,你縱觀今天的自媒體,在沒有被推介的前提下,誰又有這個影響力呢?巔峰期的韓寒也做不到。
不是一篇文章有10萬次瀏覽。
而是10萬人,每天在期待著你的作品。
所以,一定要慢,慢了再慢!
為啥越是菜鳥越適合成名!因為菜鳥沒有捷徑,只有用比別人多三倍的精力和時間去努力,因為咱笨。就像士兵許三多......
可能用不了多久,他就回去了,回去以后,不知道他會安心地上班,還是變得更加的浮躁……
創業者需要的是絕對的渴望,創業若真的那么簡單。
誰又會去上班呢?!
沒有欲望,不要做事,有了欲望,哪怕丑得要命,依然可以泡妞無數。
欲望,大于一切。只要你想要。就一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