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智商、情商、財商,大家一定不會覺得陌生。過去我們都認為一個人如果智商高、情商高、財商高,尤其是情商高,那么他(她)的人生一定會幸福而又成功。而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些研究人員早在1938年開展的“格蘭特研究”歷經75年后發現:愛商才是一個人獲得人生成功與幸福的金鑰匙!
美國心理學家最早提出了“愛商”這個概念,簡單說,愛商就是指愛的商數或愛的智慧,是人在愛情、親情、友情等情感中的處理能力,指一個人了解愛本質的程度和正確地接受和表達愛的能力。
哈佛的這項“格蘭特研究”最初的目的是了解“人的健康、成功、幸福到底取決于什么”,75年后,研究人員宣告了驚人的研究成果:與母親關系親密的人,每年的收入要多出87000美元;與兄弟姐妹關系良好的人,每年的收入會多出51000美元;越是在“親密關系”上得分高的人,他們的年薪也越高,生活越富足。而且此研究表明,無論你擁有的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可以大大增加你成為人生贏家的概率。
這項研究又一次證明了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人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際關系來自于親密關系中的“幸福密碼”,那些沒有好的親密關系的人是不知道這些“幸福密碼”的,這些“幸福密碼”造就了愛商,而愛商又決定了人的幸福和成功。
一般來說,父母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初的親密關系,可以說是愛商的主要造就者,所以,孩子與父母擁有良好的親密關系,這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最好的禮物。因為通過父母對自己的愛,孩子明白自己是有價值的,是值得愛的,他(她)于是懂得了自愛,他(她)會開朗而自信,而且也明白了怎么去表達愛,在他(她)未來的人生旅途中,他(她)能不斷正確地付出愛和收獲愛,成為人生贏家。
中國的父母在教養方式上一般比較專制、嚴厲、拒絕和控制,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同時孩子也常常與父母比較疏離。尤其是到了孩子的叛逆期,家長們會發現,從前與孩子的隔閡和矛盾在這個時期會不斷升級。
其實這是一種可悲的狀況,造成這種狀況的是父母愛商的缺乏。父母動不動發火,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和孩子缺乏尊重、理解和溝通,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里,也會變的和父母一樣,粗暴、偏執,甚至仇恨。
當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成了父母,他們也會用同樣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如此,一代一代傳承這種家庭文化。
我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每天早晨,我都能聽到隔壁鄰居家的孩子大聲地哭鬧,幾乎比鬧鐘還準時;以前村里有個孩子考試考的不好,父親拿起木棒要打他,這個孩子說了一聲“我永遠也不要再看見你們”就從樓上跳下去了;我有個親戚的兒子,去年夏天拿到了美國名校的錄取通知,我們都為他高興,覺得他好優秀,可是他媽媽說,他其實很自卑,也從來看不見他有笑臉,醫生說他得了抑郁癥。……
父母和孩子的關系長期緊張,孩子只能感受到孤獨、抑郁、苦悶,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因為在孩子的心里,父母本是最親近,最值得信任依賴的人,可是他們卻一次次被父母傷害,這會讓他們的內心產生混亂和困惑,他們對父母的愛也會因無處安放而漸漸湮滅。
人其實天生是具有愛商的,你看小嬰兒會對哺育者有依戀感,當媽媽生氣的時候,他們也會驚恐和不安,只是隨著他們的長大,在冷漠敵對的家庭里,他們對父母的愛會慢慢變冷,以至于愛是什么感覺他們都找不到了。
這些孩子以后的各種人際關系會比較糟糕的,從來沒有學習過正確的待人接物方式,走進社會就會到處碰壁,甚至成為社會的“邊緣人”,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由于不能適應社會,這些孩子可能終身在痛苦和失敗中度過。
所以,當你因為你的小屁孩把果汁灑了一地而勃然大怒,你應該想一想,你的愛商是不是太低了。
愛商高的人能分得清什么時候該心平氣和,什么時候該聲色俱厲。
如果你覺得自己愛商不高,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自己和孩子的親子關系:多關注孩子的感受,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多和孩子溝通。
讓孩子和自己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讓他們能夠擁有高愛商,這對他們來說,是父母給與他們的無與倫比的財富,而對他們一生的幸福來說,他們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