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隨感】在九月,你曾記合歡樹下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夜細雨過后的清晨,道兩邊樟樹葉煥發岀春天里看不到色,淺綠的葉,酒紅的“花”,橙黃的“果”,遠觀似一棵樹同一時間完成輪回的錯覺,修剪整齊的海桐和石楠散發的香氣,一半混雜于空氣,和著微風,吻遍了每一處呼吸的毛孔,一半與濕潤的泥土交融,驚擾貪睡的小蟲。

喜歡周六這條路上的寧靜,來往的人不多,皆無匆忙之狀,背著帆布包插著耳機,或者手拿一本書,就這樣慢慢的走著,從不知對方發生過怎樣的故事,彼時或此后亦可能不會相識,只知現在我們相行。

上了幾級臺階,如經時間塵封的紙張般泛黃的樓墻出現在視野里,再繼續上了幾級臺階,一樓層明亮的窗戶鑲嵌其間,隱約能看見靠窗的的座位似乎坐著一個人,低著頭,拿著筆,翻著書頁,歡喜至于幻想岀他的動作。該是門開時,他就來了,清晨寧靜的初次原是交給了他。

走完臺階,眼前開闊起來,樓旁唯一空出的綠化區,屬于這棟教學樓的“花園”,在九月末了依然生機盎然,葉落似乎不是秋分時節,綠得絕望才是這片天地的秋色。

微微抬起頭,眼神與枝頭星點的粉紅邂逅,驚訝于這樣悲愁感懷的季節里竟留下這份與世無爭的可愛。點綴在滿樹的蔥郁之間,教人無不想走近細看,期望在清晨遍身再次被難得的花香沾染。

“這是合歡,豆目,豆科,落葉喬木,二回羽狀復葉互生,葉片晝開夜合,傘房花序,花期6~7月,果實為莢果,成熟期為十月……”5月中旬,植物學老師領著我們在校園內一棵合歡樹下說道。那是與合歡的初次相遇,也從此記住了這么美的名字。

一邊聽著老師繼續講起合歡花的特征,一邊拾起草地上吹落的合歡花,這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帶著理性與感性看待一朵花。

“合歡是沒有花瓣的!”看著手掌心那抹柔和的粉紅,心里不覺發出有悖于植物學知識的話語。該是所有的花瓣落盡,那小小的花蕊舍不得離去,努力的生長,從底部水嫩的純白到渴望與天空接觸的淺粉,它的美在任何境遇下都能與眾不同。

比起同樣選擇開在枝間的一串串槐花,獨立盛放的合歡多了些清高與孤絕,風雨中,每次撐傘路過樹下,總不免有些擔心之情,無法想象那開在枝頭纖細柔弱的身軀怎能受到了如此打擊,好在明日陽光明媚,那粉紅只會愈加晶瑩。

“是合歡!”走近那棵樹下,這是在校園里看見的又一棵,開在教學樓旁――唯一會讓松散的時光變得急迫的地方,很難會有人注意它的存在。花期早盡的日子,仍不愿離開,是貪戀足了這里青春蓬勃的朝氣,還是吮吸了偶爾散發的迷頹之氣?才會將粉紅得以延續,變得更加深刻。

在樹下,窗邊的身影看得真切些了,他低著頭,筆在紙上寫著,隔著這么遠,似乎能聽到沙沙的筆聲,我和合歡此刻都變成了一名見證者。

稚氣未脫的你,背著書包,滿懷憧憬從這里經過;孑孑獨立的你,插著耳機,迷茫頹廢從這里經過;春心漾漾的你,牽著她的手,從這里說好畢業不分手;沉著嚴峻的你,提著包,時光從這里流走了多少回。

娥皇、女英,尋遍湘江,未見虞舜,二妃慟哭淚盡滴血,血盡而死,后來她們的精靈與虞舜的精靈合二為一,變成合歡樹。融進愛之情的合歡大概是有靈性的,那些從這里走過的青春,帶著欣喜、迷茫、感傷的碎緒,合歡一一記下,在夜里葉片合起,慢慢消去所有不為所知的故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記得在《仙劍1》中有一集,逍遙走到傷心崖邊,“靈兒,你真傻 ,世上哪會有紅色的蒲公英? 石頭上又怎會長出心愿的花。”這樣想著,淚流不止,直到眼中布滿血絲,一陣微風拂過,他看見靈兒夢中的紅色蒲公英,那是十年前,他們騎著鳳凰在天空看到的紅色蒲公英!

幼時只覺得是逍遙因傷心過度才會有了眼前的幻景,但現在相信是有的,那紅色的蒲公英便是這九月枝頭隨風而起的合歡花,思緒的紛雜,滿天飛舞,帶著記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